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建立伪满洲国后,又觊觎华北,采取蚕食办法鲸吞我国领土。

  1935年

  日本发动华北事变,采用与伪“满洲国”相同的办法,在背离民意的情况下,强行使华北宣告“自治”。

  就在策动华北事变后,又对我国西北虎视眈眈。

  1936年

  为做进一步侵略西北的准备,日本派遣特务沿着绥(远)新(疆)汽车路延伸,在绥远各盟旗、宁夏省所属的额济纳、阿拉善旗和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搜集情报。

  “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破获了额济纳、阿拉善旗的日本特务组织,铲除了深入西北地区的毒瘤。

  日本特务在西蒙的活动

  近代以来,日本为了实施其大陆政策,积极地从事侵略活动,在中国建立了多种特务机关,作为其侵略的先头部队。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特务机关打着各种调查团的名义在华北及西北各地设立,多次派出特务以考察、游历为名,进入宁夏、内蒙等地。一般来讲,日本特务机关分为半公开的间谍机关、军人的外交机关、侵略者的先头部队三种。而活动在西北的日本特务与一年多以后的侵华军事行动呼应,属于侵略者的先头部队。

  抗战前,日本多次派出特务组织到西蒙活动。1936年1月3日,日人仓永保携带证件由包头乘飞机到达宁夏,自称为南满铁路书记员。日人一进入宁夏地界,就被当地的公安局长马孝祥高度关注,迅速上报给当时宁夏省政府主席马鸿逵,原报告称

  “窃查由包乘机来宁之日本人仓永保,于本日下午三时半下榻通商旅馆,据称系南满铁路书记员赴察哈尔、绥远、山西、宁夏、甘肃游历,持有张家口领事馆桥本所发执照一纸,盖有察哈尔省政府印信,外带手枪一支、子弹十八粒。除派员暗行保护并侦查其行动外,理合报告。”

  仓永保及调查队在当地逗留,是为了窃取阿拉善、额济纳两旗地形及聚落的信息,也是日本为侵略西北做的准备工作之一。马鸿逵收到电报后更是谨慎,除了要求继续严加监管外,还上报给了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同年3月,磴口县向省政府报告,一个由日本人组成的所谓“经济调查队”,包括武妲、羊勃、朱顺五夫妇等8人抵达磴口,带有汽车、汽油等物质,在磴口河东岸停放,受到当地政府的热情接待。这批日人每日照例酒食,借马去郊外射猎,夜间嫖妓、赌博,还与宁夏日本人联系密切。另有日人渡边等一行13人,在石嘴子、磴口一带逗留,并在该地架设电报。也就是说,1936年初到春季,在短时间就有3批日本人达到宁夏阿拉善地区,进行各种特务活动。

抗战初期铲除额济纳日本特务机关

  马鸿逵

  为何这么多的日人一时集中在这里?额济纳旗和阿拉善旗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且由蒙古族王公治理。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人利用蒙古东部德王(即徳穆楚克栋鲁普亲王)复辟大元帝国梦想,拉拢德王,使德王投靠了伪满洲国。华北事变后,德王更一步投靠日本,建立所谓的“蒙古军总司令部”,聘请日本人做军事顾问。因此,日本用同样的方法派出大批特务活动于西蒙阿拉善和额济纳两旗,对当地的王公进行拉拢,同时威逼利诱。

抗战初期铲除额济纳日本特务机关

  图为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主席”德王与日本侵略军在一起。

  为了掩人耳目,日本方面组织了所谓新绥考察团,分两路进入阿拉善和额济纳旗。阿拉善是蒙古语贺兰山的讹音,意为“骏马”。阿拉善旗位于宁夏省中部,“在贺兰山西,龙首山北,东北滨黄河,乌拉河与绥远境内之伊克昭盟及乌兰察布盟接壤,东以弱水界额济纳旗,南与甘肃之民勤、永昌、山丹、张掖、金塔等毗连,实为河西屏障”。因此考察团一队由横田碌朗带队,包括12名日籍,蒙汉族随员各1人,共计14人由百灵庙到抵达阿拉善旗后,飞扬跋扈,通知王府准备房屋,强制设立特务机关,装设军用无线电,修筑飞机场。阿拉善旗达理扎雅王与之进行交涉,但是日方得寸进尺,并声称有大批人员进入额济纳旗和甘肃平凉地区地区,同时设立特务机关。阿拉善旗王公与日方交涉无果,急电国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