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2月17日,部队行动到密山县黄泥河子煤矿附近,在攻打煤矿时,因不熟悉当地情况,被超出自己众多力量的日伪军包围追击,在激烈的战斗中,傅显明壮烈牺牲

  抗日英雄傅显明(1900—1936)黑龙江省双城县。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2师师长。2015年8月24日,入选民政部公布第二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傅显明烈士 誓死抗日的东北抗日联军英雄师长

 

  傅显明照片

  傅显明简历

  傅显明烈士是黑龙江省双城县人,幼年父母双亡,饱尝饥苦。19岁流浪到宁安县当杂工。1927年到东北军十八旅当兵,后又到宁安二区警察署当巡警。1932年与好友杨永山组织抗日武装,并参加抗日救国军,先后任副连长、连长。1933年救国军被打散,返安图随周保中所率余部转战各地。多次打击敌人。晋升为救国军十四旅第一团团长,加入周保中组织的“绥宁反日同盟军”。1936年1月,同盟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任五军二师师长兼四团团长,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2月17日,率队攻打密山黄泥河子煤矿时,被日伪军包围,壮烈牺牲。

  傅显明平生经历

  傅显明(1900—1936),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二师师长。

  出生于黑龙江省双城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满族。父母早亡,由于家境困难,没能上学,终年跟随兄嫂下地劳动。16 岁时,因不甘忍受地主的剥削,逃到宁安县城做苦力,后曾当过兵和巡警。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影响下,傅显明的心中燃起了爱国热情,决心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而斗争。他奔走各地,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以唤起群众的觉悟。同时,他还收集了几十支枪,于1932 年初参加了救国军。救国军溃散后,又与其他爱国民众组成抗日武装队伍奋起抗日,后率队加入到王德林领导的抗日救国军,任连副,因作战英勇,屡建奇功,不久被提升为连长。

  1933 年初,王德林等救国军的上层领导,在日军进攻时竟离开东北抗日战场,跑到了苏联,哈东地区被日寇占领。至此,傅显明认识到只有跟随共产党才能进行抗日救国。他毅然随周保中领导的救国军残部,活动于安图、宁安及东宁等地,并于同年6 月16 日参加了著名的“三岔口”战斗。同年秋,救国军的一些小股部队,士气低落,或逃跑或投降,剩余人员虽有决心坚持抗日,但缺乏统一的领导,各自为战。傅显明挺身而出,率领一百五十余人活动于宁安东南山一带。此后,在中共满洲省委吉东局党组织提出的联合抗日的主张下, 傅显明与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一支武装力量“工农义勇队”共同活动在宁安县各地。

  两年多的抗战斗争实践,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傅显明进一步明白了“只有依靠群众,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打败敌人,取得抗日斗争的胜利”的道理。因此,他要求他的部队要和群众“打成一片”,与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鱼水关系。他的部队也因此迅速壮大起来,多达四百余人,不断地给宁安等地的日伪军以有力的打击。他率队作战英勇,屡建战功,于1933年冬被推举为救国军十四旅第一团团长。

  1934年春,傅显明率领全团参加了由中共满洲省委吉东局组织建立的“绥宁反日同盟军”,被编为东满派遣队。在党的领导下,他率全团参加了两次反讨伐斗争。1935 年2 月,绥宁反日同盟军改编为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1936 年1 月以后,又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傅显明任第五军第二师师长兼第四团团长。在第五军宣告成立的同时,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