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的性格怎么样

高尔基是苏联人,出生于1868年,他出身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年幼的时候就没了父亲,祖父是一个自私的人,经常毒打他和他的祖母。11岁的他就已经为了生计奔波在社会上,他与所有的贫苦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影响到了他的思想和创作,那么这样的家庭环境和童年会不会影响到高尔基的性格呢?

高尔基画像

高尔基画像

虽然他的童年和家庭都很不幸,但是他仍有着自己的伟大理想,并为了自己的伟大理想锲而不舍的奋斗着,他始终坚信着自己为了事业和梦想而奋斗是正确的选择。锲而不舍的坚持自己的思想,是高尔基的性格;这也证明高尔基的家庭并没有影响到高尔基的性格。高尔基在他一生的最后时期认识到其实自己以前出现过很多错误,便加以改正,他还为此做了多次诚恳的自我批评,他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和进步,他也常会由于情绪的问题说出过激的话语,也会有时代的局限性 。

他写出的三部体自传体小说,记述了自己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和命运,其中并没有过多的描述自己的生活,由此看出他还是个谦虚谨慎的人。高尔基相信人人平等,从没有歧视过他人,这也与他的苦工生活有关,他从小便受他人的歧视,深知被人瞧不起的感觉,所以他从来不会觉得人与人之间有差距。乐于助人、为人和善、相信人人平等、为了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这便是高尔基的性格。

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生平简介

高尔基生平介绍中提到他早年丧父,跟随母亲去外祖父家寄居。1892年以笔名高尔基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专心从事写作。

高尔基石膏像

高尔基石膏像

1898年高尔基生平首部作品《随笔与短篇小说集》问世。引起国外广泛关注,在其早期作品中既有浪漫主义也有现实主义,特别是他创作的海燕形象。20世纪初高尔基转向戏剧,以直接的方式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1905年高尔基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的斗争,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党,并同列宁相遇。

1906年高尔基写出《母亲》和《仇敌》两部最重要的作品,使他的创作到达最高峰。1905年革命失败后高尔基一度接受造神说,发表错误作品长篇小说《忏悔》,受到列宁的严肃批评。1928年回国目睹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景象,热情高涨。晚年除写了许多热情洋溢的特写、政论、评论文章外。高尔基的生平还著有史诗型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

1934年高尔基主持召开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主席,1936年6月18日病逝。高尔基的生平是在列宁和党的培养下、教育下、不断进步,努力攀岩无产阶级文化艺术高峰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一生经历了从无产阶级革命兴起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代,通过他的创作,无产阶级斗争在第一次得到生动、深刻、正确的反映。在这个意义上说,高尔基是其他文学家不能比拟的。

高尔基是哪国人

高尔基是前苏联时期著名的作家和诗人,他被列宁誉为无产阶级艺术的伟大代表,也是世界现代文学的领导人物。但是对于这位伟人规划国籍时出现争议,高尔基经历过两个国家的政权交替,第二个国家也不复存在,所以这是争议发生最主要的原因,由于现在一般给高尔基的前缀是前苏联的作家,所以对于高尔基是哪个国家的问题都会认为他是苏联人。

高尔基雕塑

高尔基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