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无忌(?-前243年),魏昭王少子,安釐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因安釐王元年(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今河南省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君子。

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件事,发生在周赧王五十七年,即公元前258年,当时属战国末期,秦国吞并六国日亟,战争进行得频繁而激烈。公元前260年,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大破赵军,坑杀赵降卒40万。秦又乘胜进围赵国首都邯郸,企图一举灭赵,再进一步吞并韩、魏、楚、燕、齐等国,完成统一中国的计划。当时的形势十分紧张,特别是赵国首都被围甚急,诸侯都被秦国的兵威所慑,不敢援助。魏国是赵国的近邻,又是姻亲之国,所以赵国只得向魏国求援。就魏国来说,唇亡齿寒,救邻即自救,存赵就是存魏,赵亡魏也将随之灭亡。信陵君认识了这一点,才不惜冒险犯难,窃符救赵,抗击秦兵;终于挫败了敌人的图谋,保障了两国的安全。
信陵君是哪国人?

秦军围攻赵国国都邯郸时,赵国岌岌可危,平原君派人送信给魏王和信陵君,请求魏国出兵援救赵国。魏王接到赵国告急的求援信后,立即派遣晋鄙大将带领10万兵马去援救赵国。秦王闻讯后,立即亲自到邯郸督战,并且派使臣警告魏王说:“我秦国大军进攻赵国都城邯郸,早晚之间就要拿下这个城市;如果诸侯国家当中有谁敢出兵援救赵国,那么等我拿下赵国后,定要最先击败它!”魏王害怕了,连忙派人传令给晋鄙率领的魏国10万军队:立即停止前进,就在邺地驻扎待命。

信陵君因无法解除邯郸之围感到十分忧虑,他多次请求魏王下令火速救赵国,但魏王始终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信陵君无计可施,便断然决定自己带着门客们准备奔赴邯郸同秦军拼杀。侯嬴劝阻了信陵君,并给信陵君出了一计。信陵君立即采纳了侯嬴的计谋,令人前去请求魏王宠妃如姬盗取调遣晋鄙的兵符相助。如姬在夜深时,趁魏王熟睡之机盗得魏王调兵所存的半个兵符,交给了信陵君。

信陵君带上朱亥一行人来到邺城,见到晋鄙,假托魏王有令要自己代替晋鄙的职务。晋鄙虽然将两块兵符合上了,但心里还是对此事产生了怀疑,打算拒不交出兵权。见此情形,朱亥大喝一声,立即拿出藏在袖中的重达40斤的铁锤,劈头盖脸朝晋鄙砸过去,一锤打死了晋鄙。随后,信陵君统率晋鄙的军队进攻围困邯郸的秦军,给秦军以突然打击。在魏军和赵军的内外夹击下,秦军被迫解围,仓皇逃走。

魏王非常恼恨信陵君杀死了大将晋鄙,信陵君也自知得罪了魏王。于是,信陵君便派遣其他将军率魏军回国,而自己留在了邯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