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有许多功绩值得称颂,功盖三分国,赤壁的一场火可谓是既烧醒了自大的曹操,又烧出了天下三分的必需条件,诸葛亮意气风发,在陆上追击曹操可谓是神机妙算,派兵对曹操穷追不舍,曹操已是强弩之末,但当时明明能够一举抓住曹操,但为什么诸葛亮还是派关羽镇守华容道,从而放走了曹操?

诸葛亮

网络配图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关羽的忠义,因为关羽的忠义,曹操才对关羽倍加青睐,赐爵封侯;因为关羽的忠义,才有了流传千古的千里走单骑;因为关羽的忠义,才有了刘备以仁义、忠义治天下的根本;因为关羽的忠义,才有了华容道义释曹操的佳话。关羽的忠义可谓成全了好多人,既在早期护刘备左右不离不弃,又在赤壁之战义释曹操。曹操有恩于关羽,关羽自然会报恩,但正是这样一个有恩必报的性情中人,为什么诸葛亮还把“华容道这把悬在曹操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交由关羽来执行?难道是诸葛亮规划时考虑不周?难道是诸葛亮故意放虎归山?还是另有原因,这的确引人深思。

  赤壁之战的结果大快人心,孙刘联军以弱胜强,打败了曹操,失败的曹操短期内没有南征北战的实力,只能退居中原之地,这场赤壁之战可谓是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但演义中把诸葛亮说的神乎其神,先说诸葛亮借的东风,烧了赤壁,后说诸葛亮审计妙算,算出了曹操所有必经之地,一路围追堵截,本来按照规划好的,在华容道生擒曹操,但镇守华容道的关羽却“义气当头”毅然决然地放了曹操,这也许是巧合,但又未必不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