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和乾隆是清朝最著名、在位时间最长的两位皇帝,这祖孙俩精通帝王之道,也很会作秀。康熙和乾隆都曾六下江南,期间,康熙六次派人、五次亲往拜祭明孝陵,而乾隆更是六次皆绕道南京,亲自祭扫明太祖陵寝。朱元璋是前朝开国皇帝,而康熙乾隆是后朝享国之君,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劲,屡次亲往南京,对朱元璋陵墓行三跪九叩之大礼呢?难道康熙和乾隆是朱元璋的粉丝?其实不然,让康熙乾隆不辞辛苦、不惜屈尊的原因,总结起来无非两条:强调正统和收买人心。

6241091457322617.jpg

网络配图

  晚明遗民、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曾说过:“可禅,可继,可革,而不可使夷类间之”,古代中国人特别讲究政权的正统性,这对少数民族王朝十分不利。清代就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王朝,当时,在中原汉人眼中,清廷贵族那都是夷狄,是胡人。而大明王朝是汉族政权,在清朝之前已经统治中国近三百年,百姓对明朝还是有着很深厚的感情的,公认明朝为中华正统,国之正朔。所以对清廷来说,如何证明自己的正统性、得到世人认同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关系到国家稳定、民族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