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周恩来说抗战还得靠蒋介石领导
周恩来能够成主角是蒋低估了民众力量
访一(注:访问员,下同):咱们刚才说到半截儿,您提到周恩来的讲话,您说他的讲话有实质,汪精卫讲话善于辞令,后来您的判断和您的看法是共产党的成功,周恩来的功劳很大。我在想,您和他直接见面就两三次吧?
张学良:就见过两三次(注:张学良与周恩来的会晤,目前有三种说法:一说一次,二说两次,张学良说三次。从目前掌握的档案资料看,只有一次。1936年4月10日,周恩来在致张闻天、毛泽东、彭德怀的电报中详细地报告了他与张学良的会晤情况及谈判内容,足以证明这次会晤谈判的真实性。详见《张学良年谱》(修订版),第672页。《周恩来年谱》、《中国共产党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和《周恩来传》等。),后来呢?……(录音中断)他(周恩来)说将来中国的抗日还是蒋先生领导,共产党不能领导,你也不能领导。
访一:您说那时候,他们跟苏联有多少联系?
张学良:不知道,那是他们共产党的事情。那时共产党不是跟苏联,是所谓第三国际(有关系)。当时中国共产党是第三国际的一个支部。
访一:后来您说蒋夫人见他,也是您带着去的?
张学良:我带去的。他原来是蒋先生(领导的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注: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周恩来任该校政治部主任。)。
访一:他们以前就认识。除去外交,(周恩来)又有革命思想,又可以替中国的大局着想,所以一个人比较……
张学良:他也能够吃苦耐劳,他当过雇工,当了两年矿工。(注:据查《周恩来传》,周没有当过雇工,也没有“当了两年矿工”。)
访一:可不可以说是英雄爱惜英雄啊?
赵一荻:周恩来这个人值得人们敬佩。
张学良:换句话,他能成主角,什么玩意儿都能来得很好。
访二(注:访问员,下同):那他也是张伯苓先生的学生,那张伯苓提起过他吗?
访一:张伯苓曾经对外发表过谈话,他认为周恩来是一个很有前途、很有才干(的人)。那您是否听过张伯苓谈到(他)?
张学良:没有。
访一:他对西安这整个事情,从一开始到最后,他的态度都是很温和的吗?
张学良:是。另外一个叶剑英(注:西安事变发生,中共立即派周恩来、叶剑英等人赶赴西安,协助和平解决事变。按照分工,周恩来侧重于政治方面,负责上层统战和群众团体工作,叶剑英主要侧重军事方面。),他是激烈的。
访二:叶剑英一直是很强硬的?
张学良:是。
访一:说实话,是不是也是因为您接济过他们,他们那时生活非常苦,衣服也没有。那时候您接济过很多人,也接济过他们。是不是除去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也是对您有另一番敬仰?
张学良:不是敬仰,那是大家感情的关系,中国人都是一样,朋友关系。
访一:您还跟他说笑话,您说,你的部队差点儿把我的飞机打三个大洞。他说,您飞机扔的炸弹,差点没把他打死。
张学良:是,是。打的就是他。
访一:在那么紧张的会议之间,您两位还可以很轻松地(这样谈话)?
张学良:那时候,就说我个人,都跟我打过仗,都是我的敌人呐。国民党也打过,山西也打过,冯玉祥也打过,差不多我都打过。
访二:您跟杨虎城没打过吧?
张学良:跟杨虎城那没有。因为那时候他是个小角色。
访二:您没跟蒋先生打过吧?
赵一荻:都是国民革命军。
访二:不是他指挥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