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妇”受害者:痛苦一生,却迟迟等不来加害者的一句道歉
8月14日,可能对许多人来讲,又是普通一周的开始,但对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日军强征为“慰安妇”的那些老人们来讲,这是一个用来纪念她们的特殊日子。
8月14日是世界“慰安妇”纪念日。
所谓“慰安妇”,就是按日本政府及其军队命令,被迫为日本军队提供性服务、充当性奴隶的妇女。在“二战”期间,全世界至少有40万妇女被日军强征为“慰安妇”,受害者涉及中国(包括香港、台湾地区)、朝鲜半岛、东南亚各地、日本和少量在亚洲的白人妇女。
这是侵华日军士兵荻岛静夫所拍摄的“慰安妇”照片。自1937年8月到1940年3月, 他做了近 20 万字的亲笔日记。日记附带 208 张照片,记录了他魔鬼般的“战地经历”。
2007年,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教授曾告诉Lens,当时中国大陆的“慰安妇”幸存者只剩下45人,到了2012年,这一人数减少到32人,纪录片导演郭柯的一部反映“慰安妇”生活现状的纪录短片片名《三十二》就来源于此。
今天,导演拍摄同一题材的纪录片在国内上映,片名却变成了《二十二》,因为原本那32位老人中已经有十位去世。
Lens 曾经在2007年采访过十几位“慰安妇”幸存者,当年的经历彻底改变了她们的人生:肢体的病痛、内心的耻辱,当年的经历是她们一生难以抹去的痛苦记忆,也值得我们一代代人铭记。
“我欢迎你们到我家里来看一下,我家的房屋危险啊!”在电话中,“慰安妇”的幸存者周粉英的儿子向记者诉说着。周粉英现年91岁,住在江苏省如皋的白浦镇,她的儿子姜伟勋也已64岁,在家中照顾年迈卧床的母亲。
周粉英每月从民政局领取400元的“烈属”待遇抚恤金,家里主要靠种田,平时由姜伟勋照顾,播种和收割时由邻居帮忙照顾。
2007年5月,周粉英经家人得知南京惟一公开身份的“慰安妇”雷桂英去世的消息后,才愿意公开自己曾被日军强征为“慰安妇”的事实。“我母亲说:‘所有经过都能说得清楚。’”
周粉英用她那枯瘦的双手捧她的大屠杀幸存者证,这位91岁老人的眼睛已经什么也看不见了。2007年5月12日,周粉英还认下了一个儿子,是不久前过世、南京惟一的慰安妇“活证人”雷桂英的儿子,两个有着同样历史记忆的家庭连接在一起。
汉族,生于1920年,海南省文昌市潭牛镇人。1939年被日军用枪击伤,右背上侧和右臂各中一枪。1940年被抓进文昌会文镇日军营地,强迫成为慰安妇,1942年随日军转移到琼海。她说,日军简直禽兽不如,有时被几个日本兵轮奸,最多一次有七八个。残酷的生活让刘文英患上了严重的妇科病,所幸的是她生育了一女三男,2000年患中风瘫痪后,由大女儿照顾。刘文英表示,不管过去受过多少苦,看着眼前孝顺的满堂子孙,她心里也知足了,但她希望中国被侵略的历史永远不会再重演。
汉族,生于1922年。1940年被日军抓到临高县日本兵营迫为慰安妇,直到日军投降后才被姨妈救出。陈金美的父母在她被抓的时候奋力反抗,被日军杀害,当时她的头部也被日军用军刀砍伤,血流全身,就在这个时候,还遭到几个日本兵轮奸。被救之后,陈金美隐姓埋名远嫁他乡,与左开元结婚,育有两男一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