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中拯救中国人民的美国天使
“我在中国的传道以未成功而告终与其精神错乱而痛苦不如死去更轻松”这是一位叫做魏特琳的美国女人留下的遗书。她的死没有在美国引起关注然而她的死讯被传教士带到了中国,人们纷纷自行走到街道上组织悼念活动。为什么一个美国女人死在自己的国家没有人关注而在中国引起了轰动?她究竟是谁?她享年55周岁为什么有28年留在中国?
她叫明妮·魏特琳。魏特琳1886年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西科儿小镇上。26岁的魏特琳从大学毕业加入了海外基督教传教士联合会并被派往中国。到遥远而古老的国家去传教让爱特琳兴奋不已。来到中国的魏特琳被中国的文化深深吸引还给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华群”,同时她也为中国落后的妇女教育而担忧。1919年魏特琳应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聘请来到南京在学校主要负责教务工作。作为六朝古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这座城市深深的吸引着魏特琳,她喜欢这里的一草一木似乎这里前世就与这座城市有着不解之缘。
在魏特琳8月12号的第一篇日记写到: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准备下一周安排入学考试。南京是国民政府首都战火一时半会还烧不到这里来,可是事非人愿。第二天报纸就报道了上海爆发了战争。金陵女子学院和美国使馆几次劝说魏特琳离开但都被她拒绝了。她认为自己有责任保护学校魏特琳与其他三位自愿留下的老师组成了留守委员会由魏特琳担任临时校长。
12月初由于战事越来越危急。南京的美国大使馆向滞留在南京的美国人发出了最后的通告。通告要求每一位滞留在南京的美国人对三项选择当中任选其一并签上自己的名字。三项选项是:一 现在就走。二 过些时候再走。三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走。魏特琳坚决的选择了留在中国留在南京留在金陵女子学院。
在那一天的日记中她写到:“这也是我的使命就像在危急之中男人不应该弃船而去,女人也不应该丢弃她们的孩子一样”。
侵华日军空袭南京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开始收容女人和孩子,魏特琳认为学校可以容纳2000人但随着日军空袭次数越来越多。人们纷纷拥挤难民区。城里的有钱早就离开了,平民百姓只能四处奔走。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则消息:“金陵女子大学的校舍是美国人的,日本人的飞机不会轰炸那里,那里有一位华小姐专门接纳难民。”在当年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熊秀芳回忆讲到:“我记得她蛮漂亮的。个子高高的短头发,旗袍裙子高跟鞋子。魏特琳的名字一个喊一个传一个。大家都知道金陵女子大学有华小姐专门接受逃难妇孺,不要钱”。
当时金陵女子学院只接收女人和孩子,男人可以躲在附近的安全区内。拒熊秀芳老人回忆每当轰炸来临学院的草坪上都会铺上一面巨大的美国国旗。
1937年12月12日大炮彻夜轰鸣。南京沦陷!魏特琳告诉大家你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日本人问话不要吱声我来应付。刚开始两天魏特琳不停的应付前来搜查的日本兵,只要说这是美国人的学校日本兵转一转就离开了。但到后来日本兵彻底无视这一切,试图扯掉这里美国国旗。
沦陷后的南京南京不分老幼或者被枪杀或者被活埋。整个南京成了一座死城,街上到处是倒在血泊里的尸体,不停抽搐和痉挛的手脚。只听得到让认胆寒的枪击声、惨叫声、房屋燃烧的啪啪声。俨然这里已经成了人间炼狱。金陵女子学院成了唯一的净土每天成百上千难民进入这里。此时学校收留难民达到12000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