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 洋务运动的主要经过介绍
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的关系
简单的比较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洋务运动注重的是学习西方器物,而维新运动则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那就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下面就来具体分析一下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的区别。
洋务运动图片
所谓洋务运动,洋务指的就是西方的先进科技,这是实业,也就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目的是为了自强自救。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洋务派开始着手于清政府的外部改造,他们建立了一系列的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用这样的方式来增强国力,维护晚清政府的统治,但是始终没有提到发展资本主义,尽管在洋务运动期间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是更多的是经济层面的,很少有涉及到政治层面。在政治方面他们的观点非常的明确,就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当然这也就成功的避免了顽固派阻挠,也是它能够存在三十年之久的原因。
维新运动和洋务运动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将民主资本主义提升到了政治的高度,维新派在教育、军事等很多方面都提出了改革措施,他们的终级目标是通过变法在中国实施君主立宪制,从根本上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这也是维新派被清政府迫害的原因。作为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康有为在接触了西方的三权分立之后,就开始产生了变法的思想,当然也开始有了实施的动作。但是因为缺乏考察,他的变法实际上是缺乏理论支撑的,同时他也没有考虑到要依靠广大人民,这使得在守旧派的百般阻挠下,维新变法只维持了一百零三天。
通过以上分析来看,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虽然有着不同,但是他们的局限性都比较大,这也是两场运动都以失败告终的原因。
洋务运动的主要经过介绍
洋务运动持续了30年,最终却依旧以失败告终,这30年间洋务派进行了不少活动,创办了各种工业、学堂等等。那么洋务运动的主要过程是怎么样的呢?
洋务运动纪念雕像
洋务运动的主要过程要从洋务运动起因说起,之所以会有洋务运动,是因为在外国侵略和国内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压力下,清政府统治受到了威胁,于是,于1861年1月,恭亲王领头呈上了奏折,要求在全国推行洋务运动,因为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所以这一提议受到了皇帝的首肯。于是洋务派开始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之后,一直是守旧派的慈禧太后因为与守旧势力之间存在冲突,开始放弃守旧的思想,转而支持洋务派,因此,洋务运动的发展更加的迅速。洋务派开始大规模的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之后因为洋务运动发展的深入,洋务派创办了学堂、建立了铁路、创办了报社等等,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洋务运动的发展。而北洋舰队的成立则是洋务运动的高峰,北洋舰队是中国近代实力最强的舰队。
最后,甲午战争爆发,北洋舰队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这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不过虽然洋务运动失败了,它带来的影响依旧是巨大的。
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资料
洋务运动在鼎盛时期可谓是设立了许多的措施,其最重要的目标其实还是学习西方,尽管在那时候受到了许多的阻挠和挫折,但是不得不说这次运动还是给当时的封建统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丰富了当时的社会,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其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这一项意义是十分深远的。那么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代表是谁呢?
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图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