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保卫战屠城 清军和太平军谁更残忍
安庆保卫战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曾国潘的湘军曾有过三次惨绝人寰的屠城经历,其中一次就在安庆。安庆保卫战结束后,曾国潘亲自下令对安庆全城进行屠杀。所以,纵观整个太平天国运动历史,有很多人就有这样的疑惑:清军和太平军谁更残忍?我们可以看看清军和太平军分别是怎么对待俘虏的。
安庆保卫战屠城
清咸丰十一年(1861)9月5日,湘军曾国荃部用炸药轰塌安庆北门马山城墙,湘军占领安庆城,城内近2万太平军将士全部殉难,历时两年的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结束。
安庆在太平天国的地位紧次于首都天京(南京)。安庆是天京的最后一道门户,天京的物资,粮食,陆路必须经过安徽来补给。由于安庆是天京上游的重要门户,安庆的得失,对太平天国后期战争的全局关系极大。安庆保卫战是太平军战史上最惨烈的一次战役,太平军先后投入数十万兵力,最终归于失败。
1861年9月5日,曾国藩攻下安庆后,下令士兵“大索三日”,屠杀淫掠,整个安庆几乎变成了一座空城。“大索”字面上是搜索“残敌”,实际则是纵容士兵在当地公开抢劫奸淫。曾国藩的亲信李榕称:“通计前后杀毙援贼、城外垒贼、降贼及城中之贼实有四万余人,军兴以来,杀劫此为最重。”“大索”是湘军为维系军心、刺激士气的重要手段,晚年曾国藩退隐后,其同乡王湘绮曾问他为何纵容手下杀戮时,曾国藩平淡对之:“吾之兵士,非朝廷俸养,然为朝廷竭力,故唯有薄民生而厚朝廷也哉!”安庆此役是湘军在太平天国战争期间罕见的三次屠城暴行之一。
清军和太平军谁更残忍
1853年,太平军将领林凤祥、李开芳等人带领着一支两万人的军队势如破竹,一路上打的清军溃不成军,一直打到了天津附近,让整个清朝大为震惊。清廷赶紧让僧格林沁带领大军前去抵抗,在人数悬殊太大的情况下,太平军陷入了清军的包围,没有支援的太平军全军覆没,林凤祥和李开芳等首领被生擒俘虏。
林凤祥、李开芳被俘虏的下场就是被押到京城,当众进行凌迟活剐示众。只要是太平军的将领,没有一个能逃开凌迟的结局,忠王李秀成,翼王石达开等等,都是受到了清朝的凌迟,其中以翼王石达开最为惨烈。
翼王石达开在大渡河兵败,为了自己的手下能够保全性命,石达开向四川总提督骆秉章投降,称愿意用自己的性命换取手下几千人的命。阴险的骆秉章先是答应,然后暗中杀害了石达开手下千人的性命,然后再将石达开施以凌迟极刑。
石达开受刑的时候,整个过程都是面无表情,在场的清兵看到都为之动容,或许石达开自己已有寻死的心吧,怪自己没有保护好手下,让他们命丧于此。
投降者不杀,这条规矩自古以来就存在,是个不成文的规定。秦国时期,杀神白起坑杀了赵括40万降兵,结果就是被有心人利用秦昭王下令让白起自尽,拿起剑时,白起自言自语道:“我何罪之有,为何要落得这般地步。”过了许久,白起又说道:“我应当自尽,那日长平一战,我坑杀40万赵兵,足以当死。”在白起心中认为,自己是杀了降兵,上天怪罪了,自己才有这般结局。
1863年,李鸿章带领清兵对苏州的太平军进行围攻,使用了计策让太平军四王和天将将主帅谭绍光杀掉,然后假意对四王和四将招安,结果拿下苏州的时候,李鸿章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而是将毫无准备的太平军屠个干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