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纪念网
1941年4月初,平度县抗日民主政府为适应当时教学发展及为抗日政权培养干部的需要,抽调全县70多名教师在大泽山抗日革命根据地十区(今大田镇)一带举办为期半个月的教师培训班。当时,针对日军频繁进山“扫荡”的严酷现实,为保证学员安全,其进驻村庄不仅几乎天天进行变换,而且学员在白天一般也要拉到山中隐蔽处学习。4月14日,培训班随县政府机关由梁家村(今属大田镇)转移到杨家村,进驻教师及政府机关干部多达百人。驻平度和掖县的日军得知这一消息,为达到消灭这些抗日骨干力量的目的,决定对杨家村实施联合包围。4月16日(农历三月二十),距杨家村 30华里的掖县小庙后据点120余名日伪军途经下徐家村(今属莱州市郭家店镇)时,捉到该村一名村民,并逼令其带路,将杨家村包围。驻马场(今属大田镇)据点和平度城的日伪军亦先后赶到,制造了以教师为主要捕杀对象的杨家惨案。
拂晓时分,日伪军在摸掉村头岗哨后,随即对杨家村东、西、北三面实施包围,并在村后土埠上放置了掷弹筒,还自东向西架起了三挺机枪,枪炮口直对村前东西走向的陡立小山,距前山不足200米。随后赶到的马场据点日伪军又将杨家村南山控制。
当枪声响起时,教师、机关干部及部分村民才发现已陷入日伪军包围,立即冲出宿舍,分头向村东、村西及南山方向突围。向村西逃生的人群遭日军阻击后被迫返回;向南山突围的人群亦遭村后日军机枪的猛烈扫射。除少数几个人越过山顶突围成功外,很多人中弹倒下。汉军寨村(今属崔召镇)教师李锡帛和王永贵已接近山顶,突然日军的一颗炮弹落下,王永贵当场被炸死,李锡帛嘴巴、右臂及腰部三处被弹片击中,鲜血直流,他忍痛越过山顶逃生。县政府四科教育科科长方郁山已奔至山顶,猛然发现身后的妻子黎芳中弹倒地,他毅然返回予以搭救,结果夫妇二人均中弹牺牲,撇下了一个尚不满八个月的儿子。此时,尚未爬到半山腰的人们又被密集的枪弹压下山来,和从村西退回来的人群一起顺村前河沟向村东冲去。在村头,他们又遭日伪军伏击,有的被当场打死,杨家村教师杨宝善等人被俘。担任培训班一排长的县教育科科员花窝洛村(今属李园街道)人张喜祥,头部、臀部与右腿三处中弹,血流不止。当警卫员乔守信等保护县长罗竹风突围至此,并开枪毙、伤各一名日军,一部分干部、教师趁机从这里向东突了出去。那些无法突围的教师又被迫退回村里,有的逃到村民家中,有的则返回宿舍,顶住房门躲了起来。
枪声一停,日军立即来到南山北坡,翻检中弹倒地人员,发现活着的,或以枪弹射杀,或用刺刀一一刺死。在这里有20多人遇难。事后,越过南山头侥幸逃生的杨家村村民满喜风,在村后土埠日军架设机枪处拣了一提篮子弹壳。
日伪军进村后,逐家逐户进行搜查。他们把藏有教师的宿舍门踢开,把没有突围出去的教师一个个逼出来。还从其他群众家中搜到了一些教师和机关干部,部分群众也被当成教师抓了起来。
在村子中央,日伪军焚烧抢来的文件资料,并引燃了堆放在刘玉论家场院里的松柴垛。他们把躲藏在满宝家东屋的村民满洪运和北董家村(今属大田镇)教师董洪玉(乳名高占,俗称董高占)捉住后绑在一起,先用枪弹打伤,再推进大火中。接着又把捉到的村民杨振德几乎砍断脖颈,把村民满洪泮(乳名小泮)用枪弹击伤,随后亦将二人推进大火里,直至烈焰将四人尸体烧焦而无法辨认。幸得藏在家中猪栏里的满洪铎透过栏墙缝孔看得明白,这才使死者亲属将四人尸体认领。满洪运遇害后,其子病死,妻子被迫改嫁。杨振德之妻亦因丈夫被杀而改嫁他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