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之北伐为什么会失败?陈庆之北伐及失败原因
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汉族,义兴国山(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陈庆之身体文弱,不善于骑马和射箭,但是却富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是一位深得众心的儒将。

白袍将军陈庆之
陈庆之北伐及失败原因
在北魏后期,不论是经济政治还是军事都处于一个衰落腐败时期;政治黑暗,军队战斗力弱都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当然对于南梁来说是个绝好的时机,于是乘机北伐。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在这个时期成就了神话的南梁将领陈庆之了,在这场北伐中,他多次以少胜多,连战连捷,还攻破了北魏都城洛阳。但这次北伐却是轰轰烈烈的开始,惨淡无声的失败了。那么陈庆之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陈庆之北伐图片
首先我们来大致看下陈庆之北伐,南梁军队在陈庆之的率领下,先是一举收复了今天的淮南地区,之后渡过淮河,攻下了的淮北地区。之后陈庆之又率领七千白袍军,帮助北魏皇室元颢复国,一鼓作气攻破入了北魏都城洛阳,值得注意的是,在各个过程中仅仅用了很少数量的军队,多次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连北魏都城都攻下来了,怎么说是失了呢?梁武帝派陈庆之帮助元颢夺取洛阳后就再没有向前进了,北伐的目的没有达到,当然也不彻底。所以是失败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失败呢?
第一,虽然元颢是梁过扶植的傀儡皇帝,但元颢是有私心和打算的,攻下洛阳后,他就不再想继续北伐了,由于元颢的不配合,所以陈庆之带领的七千人马孤军深入,失败当然是早晚的事情。
第二,虽然陈庆之北伐初期,屡战屡胜,但当时北魏的军事主力尔朱荣、元天穆等军队还在河北一带作战,所以等到他们的军队返回来防守陈庆之的时候,陈庆之兵少将寡,压力是非常大的。这也就是陈庆之北伐失败最主要的原因。
综合上面两个原因,陈庆之再攻到洛阳后,便不能再向前推进了,只能率领残部回到江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