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伤亡比:腾冲战役国军阵亡9千歼灭日军3千
滇西抗日反攻作战之前,中国军队从未从日军手中夺取过一座城池。
从1944年8月2日开始,中日两国军队在滇西小城腾冲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杀……
经过40多天激战,歼灭日军“腾越守备队”3000余人,我军付出伤亡近1.9万人,其中阵亡9117人的惨重代价,终于收复腾冲。
与日军在城墙上僵持
收复腾冲的是第20集团军的五万官兵。
从1944年8月2日开始,我第14航空队战机频频出动,以500磅炸弹轰炸腾冲城垣。当日16时,第116师第348团在东南城角被我空军炸开的十多米宽豁口处,击退敌之猛烈反扑,其第9连42名官兵率先登城成功,与日军在城墙上僵持。
17时30分,第36师第107团第2连连长刘恩宪率1、2排在西南角瓦砾中攀上城垣,经奋战攻占敌堡垒3座。因城墙上敌火力网浓密,连长刘恩宪当即阵亡,其余33名官兵亦相继伤亡;该连第3排因敌火力封锁,未能继续登城。
由于腾冲城北为地势开阔、水网密布的稻田,难以接近城垣,中国军队除留下少量警戒部队外,主力均转向城墙西、南、东三面,以南城墙为主攻方向,按南城门至北城门的中轴线分界,以54军攻击西城区,53军攻击东城区。第20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通令部队:“先入城占领据点,待于立稳脚跟而继攻克城墙者,总部赏洋十万元,并制赠荣誉旗一面;又有功勋官长,准报请军委会核奖或请颁发勋章。”
此时,预2师部队在来凤山上休整,担任预备队。4团9连机枪手陆朝茂站在山上,看着空军向城墙投弹之后,步兵在一片喊杀声中如潮水般冲向城墙和城外的工事,但是每次都被日军密集的火网挡回来。“我们的装备不算好,没有什么重武器,要么靠近城墙安放炸药,要么等着飞机炸才能打开城墙。”陆说。
给炸弹安上“刺刀”
腾冲城坚硬巨石被覆的城墙,令巨型炸弹也遇到了难题。据美军飞行员克利福德·隆回忆:
8月3日,在得知我们扔下的炸弹被坚硬的城墙巨石反弹到离城墙几十米外爆炸而无法炸塌城墙时,地面的勤务人员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在炸弹上绑上磨尖的钢条,犹如给炸弹安上了“刺刀”。这样,当我们在飞机上扔下炸弹时,“刺刀”就能牢牢“钉”在巨石上,准确地炸毁城墙。后来,我清楚地看到我扔下的炸弹把南城墙炸开了一个缺口…… 至8月5日,西、南、东三面城墙先后被炸开13处豁口(后腾冲城垣共被炸开豁口19处)。但日军据守残破城墙拼死不退,我军攻城部队前仆后继猛攻,战况至为惨烈。据日军战史载:“8月6日19时(日本时间,当地时间为17时),美军飞机32架来袭,地面之中国军同时开始猛烈炮击,向南门及西南角攻来。凄惨的近战在狭窄的地区执拗地反复着。中国军可以反复攻击,而守兵则无力更换。随着伤亡的增加,反击力量急剧下降。”
战局的一个重大变化
8月13日,腾冲战局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却不为我及时掌握。当日,美军出动18架战机对城中心大堡垒群俯冲投弹,在东城门洞中指挥作战的日军守备队长藏重康美大佐及其手下共32名官兵,均被炸塌的城门掩埋毙命。
作战初期即损失最高指挥官和骨干军官,日军死硬顽抗到底的意志并未稍减。据日军战史记载,太田大尉负责指挥后,感到在我军以优势火力压制打击下艰难防御非常憋气,发电请求上峰允许自己率残部突出城外,向我军发起主动攻击。这样固然痛快,但无疑是加快了送死,军司令部仍电令其负隅死守,以拖延时日。但援军迟迟无法到来,令腾冲日军感到绝望,士气逐渐低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