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人物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长沙籍检察官向哲浚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长沙籍检察官向哲浚

  70年前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中国检察官向哲浚义正词严地控诉着日本侵华战犯的罪行,曾大长家乡湖南人民的志气。但时过半个多世纪,已很少有人知道向哲浚就是我们长沙人,湖南出版的各种人物词典,包括“湖湘文库”的《湖南古今人物词典》均未录其名。

  向哲浚(1892—1987),宁乡县双江口向家塅 人。1910年至1917年就读于清华大学预备班。后留学美国耶鲁大学,精通英语。曾任北京、交通、法政、东吴、中央等大学教授、司法部秘书。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检察官之前为上海高等法院首席检察官。远东国际大审判结束后,向哲浚被任命为中国最高检察官,但没有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财经学院教授等。

  东京审判

  1946年1月28日,由美、中、英、苏、法等11国组成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成立,中国政府任命梅汝璈为中国法官,向哲浚为中国检察官。2月7日,向哲浚向国际检察局递交了中国认为的11名日本侵华战犯名单。日本侵华间谍头子土肥原贤二,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当时中国政府尚不知此人已自杀)、南京大屠杀制造者谷寿夫、“九·一八”事变制造者板垣征四郎、日本首相东条英机、细菌战魔头梅津美治郎等都在名单之中。然而,由于日本投降后有计划地销毁了大量侵略证据,向哲浚带去的除战犯名单外,没有更多的证据。为此,他带领工作人员前往中国过去的敌占区和遭受过侵略和迫害的难民中寻找人证和物证。还前往被查封的日本陆军省档案库,从字里行间发掘日本侵华罪行的证据,工作强度之大难以想

湖湘人物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长沙籍检察官向哲浚

  1946年春,国际检察局开始起草起诉书。在确定对日本战犯的起诉起始日时,发生了争执。经过向哲浚据理力争,终将1928年1月1日,即张作霖被日军炸死的“皇姑屯事件”发事日正式确定为中国对日本战犯起诉的起始日,将起诉起始日从抗日战争爆发的1937年提前了9年。

  在法庭上,向哲浚与日本战犯及其辩护律师展开了一场场舌战。1946年12月29日审理“南京大屠杀”案时,战犯松井石根在辩护中把自己的罪责推得一干二净。向哲浚当庭展示一叠资料,其中有《曼彻斯特卫报》驻华记者伯烈当时的报道、南京外国侨民在日记中对当时日军暴行的大量记述及现场拍摄的罪证。被告的律师又提出:“把被告松井石根指控为最高直接责任者的证据仍然不足。”向哲浚从容从卷宗里取出一份材料展示道:“这份资料是1937年12月10日被告松井石根在进攻南京前夕给谷寿夫、半岛、中岛、末松四个师团下达的命令,上面有他的亲笔签名。命令声称占领南京必须作周祥的研究,以便发扬日本的威武,而使中国畏服。请特别注意畏服的含意。”最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无以辩驳的事实宣告松井石根率领日本军队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

  在审判土肥原贤二和板垣征四郎时,向哲浚向美国籍检察长季南提出:“土肥原和板垣在中国犯罪最多,应由中国检察官负责对此二人的控诉。”向哲浚还从南京搬来援兵,让刚从欧美考察回来的著名法学博士倪徵燠出任他的首席顾问。1947年10月9日,一手制造了伪满州国的板垣提出长达48页的书面证词,想证明“满州国”是根据“民意”成立的。中国检察官出示日本御前会议文件、内阁会议文件、密电、动员令等重要材料盘问反驳。面对大量铁的事实,板垣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