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抗战:中国远征军伤亡知多少?
近日,由解放军《军营文化天地》杂志主编余戈所著的滇西抗战三部曲之《1944:龙陵会战》书中,详细披露了滇西抗战中远征军的详细伤亡情况。
1944年9月14日,美军顾问团长弗兰克·多恩准将受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之托前往重庆向统帅部请求援兵时,所提交的报告中我军的伤亡有34000人和50200人(长官部此前所呈报)两个数字,这应该包括腾冲方面第20集团军和龙陵方面第11集团军的全部伤亡。日军方面的情形其实亦有类似问题,战报上的伤亡数字与战后逐渐披露的数字,也常常对不上茬。
关于我军方面伤亡,1945年3月1日第11集团军参谋长成刚的统计为:
一、负伤
1.官长1661员;
2.士兵23766名。
二、阵亡
1.官长725员;
2.士兵13605名。
三、失踪
1.官长571员;
2.士兵2969名。
以上总计,我军官兵伤亡39757员名,失踪3540员名。
这个数字,主要是第11集团军在龙芒遮畹战场的伤亡,其中应包括新39师加强团在红木树的伤亡,第88师、第76师加强团在平戛的伤亡,新28师及新39师第117团在松山的伤亡;但不包括后来攻克松山的第8军主力的伤亡(第8军为远征军司令长官部直属,不隶属第11集团军)。
陆军大学教官吴致皋在滇西战场调研,依据第11集团军战报记录了龙芒遮畹各战场的伤亡数字,分别为:
1. 平戛作战(指两加强团反攻前期作战):我军官长负伤48员,阵亡18员,另失踪2员;士兵负伤375名,阵亡321名,另失踪41名。
2. 龙陵作战:我军官长负伤1109员,阵亡525员,另失踪53员;士兵负伤14602名,阵亡9633名,另失踪2462名。
3. 芒遮作战:我军官长负伤247员,另失踪4员;士兵负伤2572名,阵亡1664名,另失踪362名。
4. 畹町作战:我军官长负伤305员,阵亡104员;士兵负伤3724名,阵亡2242名,另失踪145名。
以上总计,我军官兵伤亡37548员名,失踪3069员名。
若以成刚的数字减去吴致皋的数字(39757-37548=2209人),大致与第71军新28师及第6军第117团在松山之战中的伤亡数字吻合。因此,这两个数字应该都是较为准确的。
日军伤亡有多少?
日军方面的伤亡数字,日本公刊战史的记述为:
1.击碎云南远征军反攻作战期间(1944年4月29日至7月28日)
第56师团所辖和所指挥下部队战死1729人,战伤1257人。
2.“断”第一期作战期间(1944年7月29日至10月5日)
第56师团、第2师团、第49师团之吉田部队战死4868人,战伤1434人。
3.“断”第二期作战期间(1944年10月5日至12月21日)
第56师团、吉田部队战死878人,战伤972人。
4.“断”第三期作战期间(1944年12月22日至1945年2月20日)
第56师团、山崎部队、吉田部队、一刈部队战死925人,战伤1147人。
以上合计,日军各部战死8400人,战伤4810人;总计伤亡13210人。
但是,这实际上是一个经过“缩水”的数字。
在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的网站上,笔者查阅到的三份档案资料,与上述记录不尽相同:
1.击碎云南远征军反攻作战期间(1944年4月29日至7月5日)
第56师团指挥下作战的总人数约11000人。作战2个月,战死1719人,战伤1257人,战病死约200人,战病约4500名。
2.“断”第一期作战期间(1944年7月6日至10月5日)
第56师团(总人数约11000人)战死4868人,战伤1430人,战病死386人。
第2师团(总人数约6000人)战死约800人,战伤约800人。
3.“断”第二期作战期间(1944年10月5日至1945年1月26日)
第56师团(总人数约8000人)战死1803人,战伤3194人,战病死27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