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标志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的思想文化和文化革命的运动。新文化运动标志着中国古典传统文学走向没落,也标志着新型文化思想潮流的崛起。

新文化运动的创导人之一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的创导人之一陈独秀

在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推翻了腐朽的清政府。但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思想,想要扭正过来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当时政治方面,仍存在着“复辟”、“君主立宪”等思想。尤其在1915年,袁世凯更宣布了帝制的复辟,改称中华帝国,给当时刚刚兴起的民主潮流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袁世凯当政期间,将儒教大肆宣扬,先后成立尊孔会、孔道会等多种组织。康有为甚至建议将孔教设定为中国的国教。

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在1915年,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后又改为《新青年》,主要针对当时的政治现状发表一些言论,并主张打到孔家店,拥护民主和男女平等等思想。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对中国古典传统道德观念和封建礼教进行了抨击。从此以后,白话文便开始普及,开始影响到国内的各大报刊和杂志、报纸等,使国内短讯、杂志等文风为之一新,也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到达了高潮。

新文化运动标志着当时的中国人民对自由、民主、科学的渴望和觉醒,也反映出当时人民对封建礼教、迷信和专制的反对。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做了哪些贡献

20世纪20年代左右,中国爆发了新文化运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由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胡适等人共同发起,其中胡适新文化运动贡献有很多。1918年,胡适加入《新青年》,成为一名编辑人员。在陈独秀等人倡导思想解放的潮流下,胡适给予拥护和支持,并发起白话文运动。

胡适

胡适

在“五四”文学革命前后,胡适自己创作了诗集《尝试集》,引起了社会各界巨大反响。这部《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以白话文形式创作的诗集,对这场新文化运动来说,胡适创作并发表的《尝试集》具有深远而积极地影响。胡适将诗行文自由、语言浅显易懂等特点运用于诗集创作之中,让更多国人看见了白话文的优点,因此得到了更多人的拥护。

除此之外,胡适新文化运动贡献还表现在他曾提出“全盘西化”的观点,希望中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优点,积极运用于建设本国之中。虽然胡适提出的“全盘西化”观点有些激进,但是他旨在号召国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对于打击中国传统旧思想、旧观念等具有积极地意义。

提起新文化运动,都会想到勇扛大旗的胡适,他身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人物,对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推进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胡适积极努力推进之下,才让白话文运动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比较

谈到新文化运动和启蒙运动,他们之间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启蒙运动图片

启蒙运动图片

新文化运动和启蒙运动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他们的起源地不同,前者是发生在中国,而后者是发生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像法国以及荷兰等国。还有一个就是发生的时间不同,启蒙运动发生的时间要比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早将近200年,于是启蒙运动就为新文化运动起了一个典范作用。虽然地域不同,但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却很相似,中国还在封建统治之下,一些有为之士开始接触到了国外的一些新思想,便开始号召有为人士开始积极筹备这场新文化运动。而启蒙运动也是如此,当时的欧洲大部分国家也都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因为受到之前的文艺复兴的影响,涌现出来的一些科学家以及思想家便开始筹划在社会上传播新思想,来改变当时的社会现状,于是便出现了启蒙运动。

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所传播的许多新思想都十分相同,都是宣扬人权的解放,推崇自由的思想。从而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其目的也相似,那就是首先要推翻当时的封建统治。其中启蒙运动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强调理性。这两场运动都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所传播的新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当时的封建压迫,还将人权以及自由有了一个新的发展,不再是以前那样任人摆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