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战役时间 平津战役经过揭秘
平津战役,在台湾地区被称为平津会战,这场战役是解放军和国民党军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会战,正是这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解放军全面胜利的格局。平津战役时间开始于1948年11月29日,结束于1949年1月31日,总共耗时64天,这场战役使得国军的精英部队力量被严重削弱,此后解放军的胜利局面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确立。
平津战役图片
关于平津战役时间的问题,也有学者认为开始于1948年12月6日,结束于1949年元月末,耗时56天,但是前一种说法被更多受众所接受,在三大战役中这场战役开始时间最晚但是赢得的胜利却是全面性的,它奠定了解放军取得全国胜利的基础。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的胜利对于平津战役的胜利有着不可避免的推动作用,正是这三次大规模的胜利使国民党一步步丧失自己控制的地区,共被解放军歼灭或改编约52万人,整个华北基本上被解放,武器装备各方面的优势并没有给国军带来最终的胜利。
平津战役时间一般认为就是开始于1948年11月底到1949年的元月末,它是一场由华北第二第三兵团以及东北的野战军联合发动的一场战役,发动人数超过一百万。自1948年的11月23号开始,刚刚完成辽沈战役的东北野战军就提前结束了修整,悄悄入关并在入关后与华北第二第三兵团联合发动了平津战役,在1949年的元月,傅部顺利完成了移动,北平随之得到解放。
平津战役经过揭秘
平津战役经历了三个阶段,人民解放军采取了“瓮中捉鳖”的方式使国民党部队全军覆没。下面来介绍一下平津战役的经过。
傅作义剧照
在平津战役经过的第一个阶段,人民解放军首先对傅作义领导的部队进行分割包围,并阻断了他们的撤退之路,与此同时加强了天津、塘沽、北平等地的防御。在两个星期的围而不打后,解放军已经完成了对张家口、北平、天津等地的国民党军队分割包围,封闭了主力向西和向南的逃跑道路。
平津战役纪念馆雕塑
平津战役的第二个阶段是对已经包围的敌人的逐一歼灭,解放军采取了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做法,使傅作义装备精良的精锐部队全军覆没。在歼灭了张家口地区的敌人后,解放军将重心放在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的天津,动用了34万的兵力,采取了先分割、后围歼的战略部署,在二十九个小时的激烈战争后歼灭了敌军13万余人,解放了天津。至此,平津战役的战争过程大致结束。
平津战役旧图
在平津战役的最后一个阶段,双方之间炮火竞争已经很少了。中国共产党为了保护文化古城北平不受炮火的摧残,提出了和平谈判的建议,同时也做好了强攻的准备。在多次谈判之后,傅作义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相关条件,驻守在北平的国民党军队也接受了改编,北平获得解放。
这就是平津战役的经过,其中和平解放北平对中国的军事和政治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不仅保护了这座古城,也使共产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更加牢固。
平津战役的特点有哪些
辽沈战役结束后,依照中共中央的布局,1948年11月23日,东野主力秘密地向关内开进。11月25日,华北军区驻集宁的第3兵团向东开进。
平津战役图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