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尔伯特生平介绍

戴维·希尔伯特是二十世纪上半叶国际数学界的领军人物,这位数学家极富想象力,在抽象的数学世界中如鱼得水,他的现实生活平淡却又充满神奇。想深入了解希尔伯特生平简介,就务必要去读一读美国传记家康丝坦斯的《希尔伯特——数学界的亚历山大》。

希尔伯特照片

希尔伯特照片

这本书简单易懂,是纯粹的人物传记,并没有涉及到任何复杂的数学问题,平淡的笔触却令人感动。但是对于没有时间阅读的人来说,这本传记还是太长了些。希尔伯特生平简介是什么样的?他一八六二年出生于东普鲁士,在中学时期勤奋好学,并且在数学方面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与不凡的天赋。十七岁时他便与爱因斯坦的老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同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学习,并超越了对方。二十二岁时,他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获得讲师资格,荣升副教授。

之后,他于三十岁结婚,三十一岁成为正教授,三十三岁转入哥根廷大学做教授。他于一九三零年退休,在此前他获得了多个奖项,也成为了柏林科学院通讯院士,在一九四二年更是成为了柏林科学院荣誉院士。

从希尔伯特生平简介来看,他一生获奖无数,在数学界获得了极高的评价,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数学专有名词多如牛毛。但即便是这样成功的他,在生命的最后一程也受到了许多打击,后期的种种数学尝试都没有获得成功,而且目睹了学派因为纳粹而凋零。

德国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简介

戴维?希尔伯特,德国著名数学家,生于1862年,卒于1943年。他被称为“数学界的无冕之王”,是天才中的天才。以下就是希尔伯特简介。

希尔伯特照片

希尔伯特照片

希尔伯特生于东普鲁士哥尼斯堡附近的韦劳,自小勤奋好学,并对科学及数学有极大的兴趣。他与著名数学家闵可夫斯基(爱因斯坦之师)结为好友,共同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并最终超越了他。1884年,希尔伯特获得了博士学位,之后留校取得讲师资格、升任副教授,并于1893年被任命为正教授。1895年,他转入了哥廷根大学任教授,此后一直在哥廷根生活、工作。

1900年的巴黎第二届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上,希尔伯特发表了《数学问题》这一著名讲演。根据过去数学研究的成果以及发展趋势,他提出了二十三个最重要的数学问题,统称为希尔伯特问题,后来成为很多数学家努力攻克的难关。对于现代数学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曾说过在数学中没有不可知。“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在希尔伯特去世之后,他的名言便刻于他的墓碑之上。

1930年,希尔伯特退休。在此期间,他担任过柏林科学院通讯院士,并且曾获罗巴契夫斯基奖、施泰讷奖和波约伊奖。继1930年获瑞典科学院的米塔格 - 莱福勒奖之后,他于1942年成为了柏林科学院荣誉院士。希尔伯特的正直亦为人所称颂,一战前夕,他拒绝在德国政府发表的《告文明世界书》上签字。然而在之后,由于纳粹政府之反动政策愈演愈烈,大多数科学家流亡至美国,哥廷根学派亦不幸衰落。1943年,希尔伯特在孤独之中离开人世。希尔伯特简介亦结束于此。

希尔伯特的生平轶事介绍

在人们惯常的思想之中,数学家应该都是严谨、古板的,不容疏漏,不带嬉笑,希尔伯特却是一位充满“可爱”故事的数学家,从希尔伯特的轶事中,人们可以看出他的有趣。

希尔伯特的照片

希尔伯特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