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什么分封

在秦末,由于秦朝实力强大,六国诸侯虽然对秦国多有不满,却谁也不敢率先站出来反秦。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个捋起袖子和秦国干上的,是一个叫陈胜的农民。陈胜给予了秦国沉重的打击,使其迅速走向灭亡。同时各路诸侯也纷纷揭竿响应,在陈胜死后不久,秦国便灭亡了。在这场反秦的战争中,功劳最大的无疑是项羽。

西楚霸王项羽分封诸侯为什么那么多人反他

西楚霸王项羽的画像

项羽进入函谷关后,分封十八路诸侯,并且自称西楚霸王。当时在十八路诸侯中,势力最大的无疑也是项羽。可是项羽为什么分封,而不是自己称王呢?

首先,项羽虽然是楚国的后裔,并没有楚国皇族的血统,但地位在他之上的,还有一个楚怀王,项羽只是楚国的上将军。而其实,楚怀王虽然依靠的是项羽的实力,但他对于项羽的崛起,也颇多忌惮。除了楚怀王之外,其他在反秦战争中的诸侯,也各自拥有其兵力和地盘。所以,项羽没有办法以合法的方式,取得比西楚霸王更高的权力和地位。在分封中,他将楚怀王移都郴州,也是削弱其影响和地位的一种方式。如果项羽在此时称王,则是名不正言不顺,势必引起各路诸侯的口舌,带来更坏的结果。

其次,项羽受到周朝分封制度的影响很深。虽然秦灭六国之后,开始实施了郡县制,但秦亡后,郡县制实际意义上已经名存实亡。由来已久的分封制,又成了当时的“潜规则”。这是中国古代封建时期的一套既定的政治程序。这一点,即使在日后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后,也不得不妥协分封诸王可以看出一斑。

第三,项羽虽然极其擅长打仗,但他缺乏一个帝王应有的文治和武功。对于那些在反秦斗争中站出来的诸侯,无不都是为了夺回当年秦灭六国时候,被强秦夺去的一方霸权。因此,诸侯们自然不愿意再立一个皇帝来制约自己,因此也没有来劝进项羽,让他登基为帝。

项羽分封是有着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历史因素的,项羽是一个鲁莽的武将,但他自己本人也不傻,自然可以看透这些利害关系,这就是项羽为什么分封的原因。

项羽分封诸侯为什么那么多人反他

自秦代统一中国以来,结束了东周天下分裂的战乱时代,而秦之失政,也同样导致了秦国的迅速灭亡。在反秦战争中,有三个人贡献很大,陈胜首义,项羽灭秦,刘邦建立汉朝。在这三人中,项羽和秦军的作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诸侯联军入关以后,项羽将天下分成十八路诸侯,自称楚霸王。自古以来,对于项羽分封后人对其评价不一,这主要是项羽分封后,引起了一部分诸侯国的反抗。这些反抗势力以刘邦为首,英布等人支持。可项羽分封诸侯为什么那么多人反他?这个问题归纳原因,主要分成四个方面。

西楚霸王项羽分封诸侯为什么那么多人反他

西楚霸王项羽的绣像画

首先,从西周末年开始,连绵数百年的战乱,已经让天下的老百姓都厌倦了战争。而秦统一天下,是一种历史潮流的趋势,是社会的一种进步。虽然秦王的暴政,引起了天下的普遍反抗,但是项羽在灭秦后分封天下,是重步周朝分封诸侯的后尘,势必再次引起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混乱。所以说,项羽分封,其实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其次,项羽入主关中,或许是出于他本人对故土的情节,主动放弃了关中的土地,将其分别封给了秦国的降将如章邯等人,自己回到了彭城。当时有不少人主动劝谏项羽,要定鼎天下,必须主政关中。项羽非但没听,反而杀了这些劝谏的人。

第三,项羽将楚怀王熊心封为义帝,移都郴州。在义帝南迁的图中,项羽后派人杀了义帝,落了天下人的口舌。

第四点,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分封不均。在灭秦战争中,刘邦的功劳也不小,而且还是第一个进入函谷关的人。但是项羽为了掣肘他,将他封到了贫瘠的汉中为王,引起了刘邦的不服,所以刘邦便带头造反。顺带着,许多对这次分封不满的诸侯,也跟着刘邦一起起来对抗项羽。

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就是项羽分封诸侯为什么那么多人反他的原因了。

项羽分封的评价

秦国灭亡的时候,项羽率领四十万诸侯联军进入函谷关,于公元前205年对灭秦有功的将领和秦国的降将进行了分封天下,共封为十八路诸侯。一直以来,对于项羽分封的评价,都是褒贬不一,主要持有两方面的观点,其一是褒义的,其二是贬义的。

西楚霸王项羽分封诸侯为什么那么多人反他

电影《鸿门宴》中项羽的形象

一直以来,大部分的历史学家的观点都认为项羽分封是逆历史潮流的行为,几乎是一种复辟的行为。数百年前,周天子分封天下,引起了长达几百年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乱。秦国统一天下后,结束了天下六国的混乱,是一种进步。而项羽分封,无疑又是将天下重新置于分裂的状态,很有可能使天下再度陷入战乱。而且,项羽对诸侯分封的不均,引起了以刘邦为首的诸侯们的反抗,所以这次分封,也成了项羽失败的一个主要因素。

以上是一直以来学者对项羽分封的评价的主流观点。但是这种观点是基于“成王败寇”的基础上而言的,其实在刘邦建立汉朝后,也是不得已对功臣进行了分封。而刘邦的分封并没有导致天下分裂,而为什么项羽分封就是逆历史潮流呢?

对于这个问题,所以近代又有学者对项羽分封的评价提出了另外一种意见。他们认为,当时项羽率领诸侯联军进入函谷关的时候,兵力达到四十万。这里请注意,这四十万人马,不全都是项羽的,而是诸侯们的联军。在这支联军当中,其中章邯的兵力就达到二十万,占联军的一半以上,除掉其他诸侯的兵力,实则在项羽手中的楚军仅有几万人而已。这是在关内的兵力,在关外,还有很多盘踞在地方上的诸侯的兵力,这些人在灭秦的时候同仇敌忾,统一战线,在秦亡之后,对项羽的地位无不都是虎视眈眈。

而此时,项羽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首先,在他之上还有一个楚怀王,其次就是那些面和心不和的诸侯军。所以项羽分封,也是在当时的历史客观条件下的权宜之计。

我们已经明了了分封的结局,可是我们假设以下,如果项羽没有进行分封,又会引起一个怎样的结果呢?所以,对于项羽分封的评价,还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项羽分封地图

如图我们所见的,是项羽分封地图,详细地描绘了分封之后十八路诸侯的势力分布范围。通过这张项羽分封地图,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当时天下的形势。

西楚霸王项羽分封诸侯为什么那么多人反他

项羽分封地图

从左往右地来看这张地图。在地图的最西边,是汉王刘邦的都城汉中。因为项羽担心刘邦会占据天下,虽然在鸿门宴上没有杀了刘邦,但是他还是时刻堤防着这个劲敌,所以将他封到了土地贫瘠的汉中。

围绕着汉王的,是雍王、塞王和翟王,也就是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三人。这三个人是项羽特意安排的,从东面和北面,全方位地阻挡了刘邦进入中原的道路。

在地图的最下方,是义帝所在的郴州。项羽实际上很忌惮这个名义上的上司,所以就把他远远地封到了湖南地区,最好今后永远也不要在见到他。

西魏王魏豹、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韩成和燕王臧荼这五个王都是跟随项羽一起入关的诸侯,当然他们也有各自的战功和地盘,而且还是在各诸侯中势力比较强大的,因此项羽就把他们所在的地盘都各自封给了他们。

胶东王田市、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这三个人都姓田。没错,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共是齐国宗室的后裔,因此他们的封地基本上是在故齐国的这一块。

至于其他几名诸侯,虽然没有和项羽入关,但他们各有其功绩、兵马和地盘,也是函谷关之外不可小觑的势力。因此项羽就在他们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将他们分封。

这张项羽分封地图是公元前205年的形势,在项羽分封后的不到两年时间里,天下形势又陡然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