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著作 达摩见梁武帝发生了什么
达摩著作有哪些
达摩是中国的禅宗始祖,是南北朝时期来中国弘扬佛教禅宗佛法的得道高僧,达摩据说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的三儿子,后来成为了第二十七代禅宗始祖班若多尊者的大弟子,达摩来到中国之后更是写作了不少佛法著作,用以弘扬自己的佛学思想,达摩著作著名的有四部,分别是《悟性论》、《破相论》、《血脉论》和《四行观》。
达摩著作
《悟性论》中达摩祖师说明了自己的文字是用来解脱人的,并不是用来束缚人的,如果真的可以给人带来启发,那么自己写下的文字就有了一定的意义,但是达摩著作《悟性论》打破了狮子虫(佛教中的败类的称呼)们的饭碗,所以总有一些狮子虫攻击这本书。说这类著作来历不明。但是从六祖的《坛经》可以发现,《坛经》与《悟性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破相论》更是禅宗的一本非常有名的达摩著作,在这部著作的末尾讲述了禅宗的理论精髓,那就是佛法不是从外界求得的,而是从自己的内心求得的,只要是内心自在,佛就在心中。
达摩著作《血脉论》是说佛就在自己的心中,没有必要去外界求取佛理,佛在每个人的心中,心中有善就是有佛,一切恶念都是从心中所生。
达摩著作《四行观》又称为“二入四行观”,虽然只是短短的数百字,但是却将所有的法都包括进去了,所有的日常行为都是佛法,是道理中的道理,扼要中的扼要。
达摩著作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却开中土禅宗的先河,达摩就凭借着这四部著作成为了中土佛教禅宗的始祖。
达摩见梁武帝发生了什么
达摩是南天竺国的高僧,自称是佛教禅宗的第二十八代祖师,出身高贵,是香至王的第三子,可以说是一位经历了富贵的人,据说当时的香至王曾经想将王位传给达摩,但是达摩却拒绝了,后来出家为僧,在中国南北朝时期航海来到中国传扬自己的禅宗佛法,来到中土之后的第一站就遇到了梁武帝萧衍,二人话不投机,于是达摩渡江北上。
达摩见梁武帝
达摩见梁武帝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达摩见梁武帝是如何话不投机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达摩见梁武帝都说了一些什么吧。达摩见到了梁武帝,梁武帝问达摩:“我一生当中修了很多的寺庙,剃度了很多的僧人,抄写了很多的经书,有什么样的功德了呢?”梁武帝这个时候肯定是想让达摩夸奖一下自己,如果是一个阿谀奉承人可能会说“陛下功德无量啊!”可是梁武帝面对着的是达摩,达摩不撒谎,于是达摩说:“没有功德。”梁武帝非常吃惊问:“怎么会没有功德呢?”达摩回答说:“这只是一些小的修因果的做法,是求福报的做法,这些做法会得到如影随形的福报,但是并不是实际上的功德。”梁武帝又问:“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功德呢?”达摩回答:“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于世求。”意思是说真正的功德是来自于内修,不是从外界可以求得的,只能是从自己内在的修持才能够得来的。梁武帝又问:“什么是圣谛第一义?”达摩回答:“在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是没有什么圣贤的。”梁武帝生气了于是问:“在我面前的这个人是谁?”达摩回答:“我也不认识,”
达摩见梁武帝的这些话可以看出达摩与梁武帝的交流可以说是鸡同鸭讲,梁武帝根本听不懂达摩的话,领悟不到达摩话里面的深意,所以话不投机。后来达摩就辞别梁武帝渡江北去了。
菩提达摩资料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