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是谁写的?中国史学的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班固出身于有良好家学渊源的史学世家,自幼博学群籍,九流百家著作多有涉猎,学无常师,9岁即能作文。其父班彪死后,他继承父志,开始编写《汉书》。有人向刘庄告他“私作国史”,刘庄看了他所撰书稿后,十分重视他的才华,同意他编撰《汉书》。后由于窦宪事件的牵连,班固于公元92年死于狱中,《汉书》尚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完成,其妹班昭与同乡马续受和帝之命续之,终于完成了这部中国史学的第一部断代史著作。
《汉书》纪事起于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迄于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历12世、230年。包括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 100篇。内容恢宏,结构严谨,其纪、表、志、传四部分的编排体例与《史记》相差无几,“纪”和“表”用来叙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志”述典章制度, “传”写各类人物及少数民族的历史。《汉书》将《史记》中“世家”一体废除,而改“书”为“志”,有意突出了“帝纪”对全书的统率地位,增强了“纪”的纲领性,同时“传”更加充实,“志”也更加明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