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末年,末代君主夏桀非常残暴,对内实行残酷统治,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诸侯小国商的国君汤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他找到大贤人伊尹辅佐,商国实力空前强大,汤见时机成熟,君臣戮力同心,齐心合力,终于灭掉夏朝。 【典故】太后新摄政,政之巨细,多委陈蕃、窦武,同心戮力,以奖王室。 晋袁宏《后汉纪..
战国时期有人去游说宋王,宋王一时糊涂相信了他,而且赐他十辆车。这人就骄傲地在庄周面前夸耀,庄周给他讲故事:有人在黄河得到一颗骊龙嘴里的珍珠,他父亲说他是趁骊龙睡着时偷到的,让他把珍珠砸了,以免骊龙来报复。 【典故】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
晋代时期,有名的女中豪杰谢道韫嫁给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由于她的才学比王凝之高,十分不称心。叔父谢安经常安慰她,希望她不要轻视他,夫妻和睦相处。可谢道韫还是忍不住叹息: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出处】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南朝宋..
春秋时期,晋灵公为扩大实力争当霸主,在扈地会合诸侯,他不愿与小国郑穆公见面,怀疑他对付自己。为缓和矛盾,郑国执政大夫子家给晋国执政大夫赵盾写信,信中表示愿意友好,国与国之间得以礼相待,而没必要造成双方铤而走险去打仗。 【出处】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成语故事 南朝梁国的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特别笃信佛教,他请云光法师宣讲佛法,在讲《涅槃经》时,梁武帝从早到晚认真听讲,没有丝毫倦意。云光法师说得绘声绘色,竟感动了上天,香花从空中纷纷落下。梁武帝从此更加信佛,后来干脆出家。 【典故】六欲诸天来供养,天华(花)乱坠遍虚空。..
晋国公子重耳流亡19年后重新回国执政,成为晋文公。他对跟随他流亡的人论功行赏。唯独把割大腿肉熬汤给他喝的介子推给忘了。介子推很有气节,他称病回家隐居,侍奉老母,靠编草鞋为生,他认为那些受到奖赏的人是在贪上天的功劳。 【出处】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左传僖公二十四..
春秋时期,楚国的熊渠子箭术相当精湛。一次从外地赶夜回家,借着月光看见前面好像有一只老虎在蹲着,于是拔出箭来,弯弓一射,正中目标。上前一看,原来虚惊一场,只见箭已经射到石头里,隐没了箭尾的羽毛。 【典故】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为石,石为之开,而况人乎..
东晋初年,很有名望的尚书仆射周顗为人特别谦虚。人们总喜欢把他与当时同样有名望的尚书令乐广相提并论,说他们两人都是才学过人、德高望重。周顗谦虚地说:把我与他相比,是亵渎了他,那是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了。 【出处】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西子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 成语意思 ..
传说道生法师被师父逐出,回到南方,住到虎丘山的寺庙里,终日为石头讲《涅槃经》,讲到精彩处,就问石头通佛性不?群石都为此点头示意。围观者将这一奇迹传扬开去,不到十天拜他为师的人越来越多。 【出处】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石皆点头。 晋无名氏《莲社高贤传道生法师》 ..
公元前203年,汉将韩信灭了齐国,被刘邦封为齐王,韩信的谋士蒯通分析天下形势后认为韩信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劝他不要跟随刘邦自立为王,可以与楚汉三分天下,跟随刘邦最多也只能封为诸侯,成败在于决断,现在行动可以万无一失。韩信没听蒯通的。 【出处】治乡治邦莅天下者,各以此科适观息耗则万不失一。 ..
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生活黄帝部落、炎帝部落及蚩尤部落。黄帝部落打败西北的炎帝部落,实现了两大部落的统一,炎帝要求黄帝攻打九黎部族。九黎部族首领蚩尤兄弟81人,个个都是人头兽身,铜头铁额。天神派玄女授给黄帝兵书神符,制服了蚩尤。 【出处】《太平御览》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
春秋时期,秦国进攻晋国。晋惠公看中一匹郑国产的好马,执意要骑它迎战。大臣庆郑认为这匹马只是外表看上去很强壮,而实际很脆弱,无法驾驭,不能打仗。晋惠公根本不听劝告。结果那匹马战场受惊陷进烂泥坑,晋惠公成为俘虏。 【出处】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 ..
春秋时期,晋国人叔向去拜访卿韩宣子。韩宣子说他名义上是卿而实际上财富很少,叔向向他祝贺,他感到奇怪。叔向说以前栾武子做上卿时家里只有一个仆人和百十顷田,人们都尊敬他,而他的儿子继卿位贪财受贿,差一点招来杀身之祸。 【典故】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晋语八》 成..
西汉时期,儒学家董仲舒读书与做学问十分刻苦,他读书时曾经三年不到自家花园里看一眼。汉武帝十分欣赏他的为人,让他提供施政方略。董仲舒认为秦朝的一些旧制度已经不适应了,就好比琴上的旧弦必须要换掉一样。 【出处】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汉书董仲舒传》 成语意思 ..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公子重耳与夷吾外逃他国。重耳在狄国娶季隗为妻。公子夷吾借助秦国力量回国继位为晋惠公,想派人暗杀重耳。重耳要季隗等她25年后再嫁。季隗说到时快要进棺材了还谈什么改嫁。后来重耳在秦国帮助成为晋文公。 【典故】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
传说天国里佛祖的大弟子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在向众弟子讲佛法,天女见他们在聚精会神地听着,故意摘来很多花瓣从空中撒下去,只有文殊与普贤身上不沾花瓣。维摩居士告诫他们只有六根清净才不会沾上花瓣的,得努力修行。 【出处】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
春秋时期,孔子认为仁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实行的方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弟子问怎样才能做到仁,孔子说:克己复礼。 【出处】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成语意..
晋朝时期,大将军刘琨一心想匡扶晋室,见到晋室内部争斗激烈,内心十分痛苦,他在《重赠卢湛》诗中抒发自己的感慨: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出处】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晋刘琨《重赠卢谌》诗百锻为字,千炼成句。 宋..
公元前258年,秦国派兵包围了赵国国都邯郸,赵王向魏王求救。魏王派辛垣衍到邯郸劝赵国尊秦昭王为帝。齐国的鲁仲连听说此事就去见辛垣衍,讲秦称帝的诸多坏处。魏公子无忌夺权出兵解围,平原君酬谢鲁仲连为赵国排难解纷。 【出处】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
战国时期,大思想家韩非子曾讲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见人推销他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矛,没有穿不透的东西;一会又向人推销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盾,没有什么东西能戳穿它。人群中有人问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他只好落荒而逃。 【典故】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