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鲍之交"是怎么回事?"管鲍之交"故事典故
管仲(约前723或前716—前645),春秋时期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称管子,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同乡鲍叔牙合伙经商。鲍叔牙富有,本钱出得多;管仲贫穷,本钱出得少。赚了钱后,管仲给自己分得多。鲍叔牙手下的人不服气,说管仲贪财。鲍叔牙却不这样认为,他说:“管仲家里等着钱用,是我乐意多分给他的,怎么能说他贪钱?”后来,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辅佐公子纠,小白、纠是齐襄公的两个兄弟。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不幸死于内乱之中。纠和小白听到消息,都急着赶回齐国夺王位。管仲对纠说:“小白在莒国,离齐国很近,万一让他先进了齐国,事情也就麻烦了,请公子允许我先带一支人马去截住他。”
果然不出管仲所料,小白正往齐国赶。路上,遇到管仲的阻挠。管仲向小白射了一箭,小白大叫一声,倒在车里。管仲以为小白已死,就不慌不忙地护送纠返回齐国。他哪里知道,他射中的只不过是小白的带钩罢了。待到纠进入齐国国境的时候,小白早已当上了齐国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下令杀死了纠。管仲经鲍叔牙的举荐,加之齐桓公宽大为怀,不计前嫌,竟委任他掌管国政。管仲感动地说:“在我为公子纠囚禁受辱时,鲍叔牙不以我为无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后来,人们就用“管鲍之交”来形容友谊之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