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砖成镜是什么意思?真的能吧砖头磨成镜子吗?这是谁干的事情?
磨砖成镜”,顾名思义,把砖石磨成镜子,比喻事情是不能成功的。
这是一个禅宗故事,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慧能大师》:“一曰:‘磨砖岂得成镜邪?’师曰:‘坐禅岂得作佛邪?’”
近义词:炊沙作饭
主人公介绍:
姓名:马祖道一
又名:俗姓马,又称马道一、洪州道一、江西道一
年代:唐朝(公元709-788,或688年—763年)
地方:汉州什方县(今四川什邡马祖镇)人。
成就:唐代著名禅师,开创南岳怀让洪州宗。
特点:史书说他容貌奇异,牛行虎视,舌头长得可以触到鼻,脚下有二轮文。
谥号:大寂禅师。
故事:
马祖道一12岁出家,26岁时在衡山传法院结庵而住,常习坐禅。当时南岳怀让禅师住持般若寺,得知道一每天坐禅,是一个有造就的人,准备前往传法院问道一。
一天,怀让看道一整天呆呆地坐在那里坐禅,于是便见机施教,问道:“你整天在这里坐禅,图个什么?”
马祖道一答道:“我想成佛。”
于是,怀让拿起一块砖,在附近的石头上磨了起来。
马祖道一见此情景十分惊异,立刻上前问怀让:“师傅,您磨砖做什么呀?”
怀让答:“我磨砖做镜啊!”
马祖道一困惑不解问:“磨砖怎能成镜?”
怀让说:“既然磨砖不能成镜,那么坐禅又怎能成佛?”
马祖道一向怀让禅师请教。怀让说:“这道理就好比有人驾车,如果车子不走了,你是打车还是打牛。你是学坐禅,还是学坐佛?如果学坐禅,禅并不在于坐卧的形式。如果是学做佛,佛性无所不在,佛并没有固定的形相。在绝对的禅宗大法上,对于变化不定的事物不应该有执着的取舍,你如果学做佛,就是扼杀了佛,如果你执着于坐相,就是背道而行。所以,坐禅不可能悟道成佛。”
马祖道一闻听,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悟。
马祖道一又问:“如何用心,才能达到绝对的最高境界。”
怀让答:“你学明心见性的禅法,如同播撒种子。而我教你的禅法要旨,好比天降甘露,只要条件关系两者契合,就可以了悟绝对本体。
马祖道一又问:“绝对本体不是物质,又不是形相,那怎样才能悟道呢?”
怀让禅师答:“明心见性同不执着于物相都一样可以悟道。心性包含一切种子,遇甘露即可萌发,即无固定的形相,也没有成功与败坏的分别。”
马祖道一跟随南岳怀让禅师参学有十年之处,后来去江西做方丈。怀让禅师去世后,马祖道一继承了他的衣钵。在怀让的六位入室弟子当中,只有他得到了心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