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怀若谷原来是出自《道德经》
虚怀若谷:
虚:谦虚;
谷:山谷。
虚怀若谷:胸襟宽大得像山谷一样。形容非常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表示对人的敬意。
注:该成语只能对他人,不能对自己使用。
出自《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典故原文
虚怀若谷,典自《道德经》: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豫(一种野兽的名称,它性多疑,在此指迟疑谨慎的意思)兮若冬涉川(小河),犹(一种野兽)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疏散)兮若冰之释,敦兮其若朴(未经雕琢的木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译文:
谨慎迟疑啊,像冬天涉水过河;畏惧顾虑啊,像提防四周围攻;恭敬端凝啊,像做宾客;融和疏脱啊,像河冰消融;敦厚朴素啊,像未雕琢之木;空豁旷远啊,像深山幽谷;浑然纯厚啊,像一潭浊水。

赏析:
此段文字老子形象生动地叙述了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他认为:只有像“豫”一样不敢妄动,才能做到与世无争;只有像“犹”一样谨慎戒备,不敢妄为,才不败事。立身为人应庄重拘谨。对于物质的欲望淡然漠之,不加注意。此外,还要做到心灵与头脑的无知无识,这样面对外界事物才会不思不想,不忧不虑,如此内心则空寂,外表则旷达。头脑无知则单纯、无心机,质朴无文,敦厚自然,就像未雕饰的原木一样。当然,这段话不仅是老子的自我表白,也是他对世人的规劝和希望。

所谓“大盈若缺,大智若愚。”最大的声音反而听不见,最白的东西反而有污点。整天穿金戴银的人恐怕不一定真有钱;柔弱的人不一定胆小;糊涂的人不一定真傻。圣人的胸怀空虚得好像天地间的风箱,又好似山间的低谷,无边无际。所以他对自己从没有过自满。因为低谷容易充满,而高岭容易失去。只有汇小溪、纳百川才能成为江海湖泊。这才是《道德经》中“虚怀若谷”的真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