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荀子简介
- 中文名:荀况
- 别名:荀子、荀卿、孙卿、字卿
- 民族:华夏族
- 所处年代:战国时期赵国
- 出生地:赵国
- 出生日期:公元前313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238年
- 职业: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 信仰:儒学
- 地位:后圣
- 著名弟子:李斯、韩非、张苍
- 再传弟子:贾谊
荀况简介
荀况 即 荀子 (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今河北邯郸)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荀子性恶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