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 商鞅,商鞅简介,商鞅变法,商鞅怎么死的
- 本名:商鞅
- 别称:卫鞅、公孙鞅、商君
- 所处年代:战国末期(卫国→魏国→秦国)
- 出生地: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
- 出生日期:约公元前395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338年
- 主要作品:《商君书》、《秦律》
商鞅简介
商鞅(约前395年—前338年),卫国(今河南濮阳)人,汉族。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商鞅怎么死的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可以说商鞅的贡献对秦王朝的崛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就这样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却在风烛残年之际却惨遭车裂而死,全家抄斩,不得善终。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徙告商君欲反,发人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