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代七位皇帝不立皇后之谜:聚妻纳妾是皇帝宫庭生活中的正常现象,皇后作为皇帝的正妻,在后宫是众妃之主,是最贴近皇帝的身边人,论其影响力,堪比半个皇上。无论皇帝有多少夫人、嫔妃、世妇、御女,可以与皇上同床共枕,生儿育女,但她们都是身份贱流的妾类人物,而出身名门望族、身份高贵的皇后只能是一个。皇后是与皇帝相匹配的女人,通常情况下,皇帝在登基时,都要册封自己的皇后。然而,唐未七代皇帝(顺、宪、穆、敬、文、武、宣宗帝),只追尊他们的生母、祖母为皇太后、太皇太后,但都不立自己的皇后。至于其中的原因,虽有很多说法,但据史料所述,大体有如下理由:

秦始皇

网络配图

  俗语云:“牝鸡司晨,惟家之累”。就是说,家中的母鸡清晨打鸣,这个家庭就要破败。比喻女性掌权,颠倒阴阳,会导致家破国亡。当然,这个比喻并非恰当,但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

  皇后执党后宫大权,对动摇皇上称制的作用不可小觑。历史上,汉高祖刘帮的吕皇后、唐高祖李治的武皇后,都是皇后干政并成功篡权的典型。皇后干预朝政,是皇帝最感头痛的事情,宫嫔再多,只要没有名号,不立皇后,她们就没有机会肆意兴风作浪。七宗帝为彻底避免皇后掺和干政而不立皇后,唐宪宗李纯的做法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