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是东汉末年陈留(今河南开封杞县)人,她的父亲是当时的名人蔡邕。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梁武帝称他:“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有一次,父亲蔡邕在黑夜里弹琴,忽然“崩”的一声断了一根弦。在一旁静听的文姬说,断的是第二弦。父亲认为她是偶然猜中的,又故意把第四弦弄断,问是哪根弦。文姬立即回答是第四根弦。女儿的辨音能力使蔡邕也极为惊奇,从此对她更加钟爱,视若掌上明珠。
蔡文姬的父亲是谁?美女蔡文姬凭记忆将蔡邕作品流传至今

蔡文姬成年之后,结婚不久丈夫就死去。她回到父亲身边,父亲被政敌打入狱中,判了死刑,在狱中悲愤地死去。文姬眼见与生父死别,却毫无搭救的办法。父亲死后,祸不单行,孤苦伶仃的文姬在战乱中又同大批难民一起,被南匈奴掠去。这是公元195年,文姬只有22岁。在那离乡背井的荒远地带,她当了一个匈奴首领的妻子,一住12年,生了两个孩子。后来,她终于有机会回到中原,原来的蔡家只剩下她一个女子。她与屯田都尉董祀结了婚,董祀对她关怀备至。夫妻感情甚好,生活稍安。

文姬归汉后,凭着自己的记忆,把父亲曾亲口教她背诵的四百多篇作品记录下来,使之得以流传后世。今天看到的蔡邕的作品,就是这样保留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