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革裹尸"说的是谁?东汉开国功臣马援是怎么死的?
马援,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汉族,扶风茂陵人,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公元32年,马援投奔刘秀,并协助他西平隗嚣。在破羌安陇的战斗中,马援身先士卒,腿肚子被箭射穿,流血不止,仍坚持直到获胜,刘秀赐他三千只羊、三百头牛,他将这些犒品分发部下,因而深得将士的敬重和拥戴。
后来,马援被授予“伏波将军”称号,大家都来向他祝贺,其中有个名叫孟翼的官员。马援对孟翼说:“为什么先生不说些指教我的话,而一味夸奖我呢?”孟翼不知如何应对。马援说:“汉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了七个郡的土地,他的封地只有数百户。我的功劳比路将军小得多,封地多达三千户。赏大于功,先生为什么不在这方面指教指教我呢?如今,匈奴和乌桓还在北方不断侵扰,我打算向朝廷请求当个先锋,做个有志男儿。男儿应该战死在疆场,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就行了(马革裹尸),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身边?”孟翼听了由衷佩服。
公元47年冬天,湖南地方暴动,这时,马援年已62岁,饱经风霜,有病在身,闻讯从床上一跃而起,披挂上马,请缨出战。马援率军奔驰在疆场上,屡战屡胜。由于南方气候炎热,很多士兵中暑死去,马援自己也病倒了,不久病死军中,实现了他“马革裹尸”的壮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