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香妃怎么死的?真实的香妃身上真有异香吗?
香妃,一个自异域而来、体带异香、美艳绝伦的女子,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女子。她到底是民间的演绎,还是真实存在过?滚滚红尘,宫阙千重,香魂何在?
据传,乾隆时期,回部发生叛乱,清军入回疆,定边将军兆惠俘获一回部王妃,此女子天生丽质,更奇的是她通体会散发沁人心脾的异香,有人说是沙枣的香气,于是,人称香妃。乾隆帝对她大为倾心,执意纳之为妃,为讨其欢心,特在西苑建造了一座宝月楼,供香妃居住,并常亲临探视,希其顺从。然而香妃性格刚烈,誓死不从,并身藏利刃,表示不屈的决心,还时常因思念家乡而凄然泪下。
皇太后得知此事,召见香妃,问她:“你不肯屈志,究竟作何打算?”香妃以“唯死而已”相答,太后说:“那么今日就赐你一死。”香妃拜谢,于是太后趁乾隆帝单独宿斋宫之际,命人将香妃缢死。
香妃死后,乾隆帝悲伤不已,最后以妃礼将其棺椁送往故乡安葬。一百多人抬着她的棺木,走了三年,才把她送回喀什,葬归故里。
然而,迷人的传说虽引人入胜,但它与历史相去甚远。
史载,乾隆帝先后有嫔妃四十多人,只有容妃来自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回部,一般认为她就是传说中的香妃,但实际上容妃并不是被掠进宫的。因当年容妃家族反对叛乱,拥护朝廷平叛有功而被乾隆皇帝召进北京,封官晋爵,容妃的父亲和哥哥为了感谢皇帝的恩德,也为表对朝廷的忠心,决定把聪明美丽的妹妹送进皇宫,服侍皇上。
全宫上下对她的印象都很好。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十二月三十日,乾隆帝奉皇太后懿旨,晋封和贵人为容嫔。五月二十一日举行了容嫔的册封礼。第二年,容嫔的哥哥图尔都被晋封为辅国公。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皇帝第四次南巡,容嫔和图尔都随驾同行。皇帝的妃嫔很多,而外出陪驾的妃嫔只有几位。容嫔能够随驾,表明她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很高。一路上,容嫔兄妹第一次饱览了祖国的壮美山河,大开了眼界。
从这里可以看出,容妃深得乾隆帝的宠爱,不仅随乾隆帝南巡,还被特许在宫中着本族服装,并配备回族厨师。
在史籍与档案中,也未见容妃有体散异香的记载,更无被皇太后赐死的结局。可见,容妃并无传说中香妃的曲折经历,她不是香妃。
另外,有史料证明,乾隆帝下令在西苑建宝月楼的目的不是为了容妃(或称香妃),乾隆帝在他的《宝月楼记》中讲得很明白:建宝月楼是为了每临台南望,嫌其直长鲜屏蔽,即它可起到屏障、遮挡之用。从时间来看,宝月楼建在容妃进京之前,即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当时乾隆帝怎么知道和卓氏进京并能为己所爱?所以,乾隆不会为了取悦香妃而建宝月楼。
原来,香妃只是一个人们心中的美丽女子,经过文人墨客和野史的绘声绘色的渲染,逐渐使人们相信她的存在,至于香妃体香引来翩翩蝴蝶,死而复生,最后被小燕子和紫薇救出宫闱,则又是琼瑶为野史续添的一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