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曹操说的吗?"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其实,“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这句话,并非曹操原创。《荀子。哀公》篇就有说法,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在这段话的后面,荀子借圣人之口,说出了“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并因此得出著名的“水则载舟,亦能覆舟”的重要论断。晚清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也曾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评价曾经当过皇帝的诗人李煜先生,说起过“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话。显然,家国天下,要想长治久安,从小的艰苦磨历是相当重要的。
汉献帝,名刘协,字伯和,籍贯不详。生于公元181年,卒于公元234年。公元189年,汉灵帝崩,董卓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董卓等人作乱,汉献帝采取以虎 驱狼之法,利用曹操保驾却被曹操控制。汉献帝虽不甘为曹操控制,也有公元200年的“衣带诏”事件,以及公元214年欲联合刘备孙权反曹操之举,都因事情 败露而致使亲信和宗族百余人丧命。公元220年,汉献帝禅位曹操之子曹丕,被封山阳公。据说,汉献帝在山阳隐居并以卖药和替人医病为生,长达十四年。汉献 帝之所以没有作为,究其原因,就是同其从小娇生惯养有关,空有心志,却无治国安邦之能耐。到其任山阳公之时,一切都晚了。
由此想到孟子,他曾经说过一段有名的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
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历史告诉我们,国家昌盛,盖因人,即天降大任之人;亦盖因其阅历学识,及其忧患意识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