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为什么要反刘玄建立东汉政权?刘縯怎么死的?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昆阳一线(今河南省叶县),故称为昆阳之战。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它决定了新汉两军的命运和未来中原王朝数百年的国运,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深远影响的战略决战。昆阳之战中,身为偏将军的刘秀一战而天下闻名,昆阳之战不但是刘秀击败王莽的关键一战,同时也为刘秀日后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明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这样赞扬昆阳之战中的刘秀:“一战摧大敌,顿使何宇平”。
昆阳大战以后,汉军又攻破了宛城,更始皇帝刘玄住进了宛城,更始帝的许多事情都依赖刘縯来办理。刘縯、刘秀的权力越来越大,引起了汉军中一大批首领的不满,大将军王凤、李轶等人便在刘玄面前议论,说刘縯迟早要自己当皇帝,建议刘玄早点作决定,杀掉刘縯。可刘玄胆小,几次都不忍心下手,最后还是李轶等人找了个借口,杀了刘縯。
这时,刘秀正带兵在外。为了斩草除根,刘玄决定寻找机会杀掉刘秀。他派人拿着自己的诏书去试探刘秀,只要刘秀表现出一点异常,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除掉他。使者一边对刘秀宣读诏书,一边观察刘秀的脸色:“太常偏将军刘秀英勇善战,特意封为破虏大将军、武信侯。”没等刘秀谢恩,又宣布说:“大司徒刘縯,一向图谋不轨,常常违抗皇帝的圣意,如今已被杀掉。”听到哥哥被杀的消息,刘秀心里大惊,但他猛然想起了《论语》一书中“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的话,迅速冷静下来。听完诏书后,刘秀强忍杀兄之恨,磕头谢恩说:“陛下赏罚甚明。只是我建功微小,不值一提,皇上如此嘉奖,刘秀受之有愧。至于兄长刘縯发展到今天被诛杀的地步,实在是罪有应得。”刘秀的一席话,说得至为真诚,不要说刘玄派来的使者深信不疑,就是刘秀的部下也信以为真。
使者走后,刘秀只偷偷地痛哭了一场,暗暗下决心要为哥哥报仇;但表面上不动声色,连孝也不戴,动身到宛城去向刘玄请罪。
见了更始帝,刘秀言必称陛下,既显得十分恭谨,又表现得宽厚大度。他平时谈笑自如,没有半点哀意,只在夜深人静时才偷偷为哥哥的惨死痛哭。刘秀 “忍辱偷生”的表演终于解除了刘玄的疑忌,保住了性命。三个月后,刘秀被派往河北去发展起义军的实力。从此,刘秀摆脱了刘玄的监视和控制,迅速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刘秀便发展到十余万人,还有了一批能征善战、忠心耿耿的战将,于是便我行我素,公开和刘玄分道扬镳了。
靠这批人马做班底,经过一番征战,到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了东汉政权。又经过12年时间,刘秀终于铲平群雄,坐稳了江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