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8月21日,努尔哈赤毒疽发作而死,皇太极继承汗位。

据朝鲜史籍《鲁庵文集》记载,老汗王(努尔哈赤)临死时曾表示过:“‘皇太极能成吾志’。终无所命而死。”因而皇太极得汗位,是符合努尔哈赤临终之命的。

但是,关于皇太极是如何继位的问题,却有许多不同的争论,因为当时皇太极在诸贝勒中无论是年龄、功绩、外援势力上都没有明显优势,他能不通过政变而顺利登基继承大统,一直是清代的不解之谜。
皇太极是怎么继承的?努尔哈赤怎么死的?

长期以来,一些明清史专家认为,皇太极汗位是从其幼弟多尔衮手中篡夺来的。

清人蒋良骐的《东华录》顺治八年(1651)二月己亥诏内记载,多尔衮声称“太宗文皇帝(皇太极)之位原系夺立”,暗示皇太极篡夺汗位。据说,努尔哈赤生前已立多尔衮为嗣子,而皇太极用阴谋狡诈的手段从其幼弟手中夺取了汗位,为去除篡位障碍,还逼迫多尔衮生母大妃阿巴亥殉葬。

这种说法受到一些人的怀疑,认为大妃殉葬确实出自努尔哈赤的本意。因为努尔哈赤痛恨多尔衮的生母不忠,所以去世前特命她殉死。当时多尔衮才15 岁,既无功业,也无威望,因此不可能立多尔衮为嗣。皇太极即位后,对多尔衮“特加爱重”,大力培养提拔,多尔衮对皇太极的恩育万分感念,尽心尽力辅佐皇太极,勋劳卓著,成为皇太极最得力的助手。总之,皇太极与多尔衮兄弟感情较好,无法想象皇太极对多尔衮干下篡位、杀母的勾当。

也有研究者认为,皇太极的汗位是通过激烈争斗、力克竞争对手而得到的。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与诸贝勒争夺汗位的斗争白热化,最后皇太极击败对手自立为汗。其间,皇太极与大贝勒代善的争斗尤为激烈。代善有勋绩,有声望,也有势力,长期以来一直是汗位的有力竞争者。皇太极则抓住一切机会打击代善,如利用代善与大妃阿巴亥的暖昧关系,推波助澜,借助舆论,促使努尔哈赤罢黜大妃,代善威望也遭受损害。努尔哈赤死后,又逼大妃死殉,削弱代善的势力,最后压服代善,夺取汗位。
皇太极是怎么继承的?努尔哈赤怎么死的?

还有学者认为,皇太极汗位并非夺立,而是由诸贝勒推举产生。

太祖努尔哈赤生前未立嗣子,为汗者须请贝勒推举产生。努尔哈赤有16个儿子,当时位列四大贝勒的,就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和四贝勒皇太极,争夺大位最有希望的就这4个人。

大贝勒代善年纪长,军功多,为人厚道。但是,代善前妻的儿子硕迁跟后妻关系不好,代善就要杀了他这个儿子。努尔哈赤反复地凋查发现是那个后妻挑拨离间,很不高兴。代善为了讨好父亲,就把后妻杀了。努尔哈赤认为这种行为不可以做国君。

二贝勒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舒尔哈齐的儿子。舒尔哈齐有了问题,努尔哈赤把他关起来,后来忧愤而死,这个事情和阿敏也有关系。但努尔哈赤没有处理阿敏,不过他也没有资格来争夺大位了。

三贝勒莽古尔泰的母亲犯了罪,莽古尔泰亲手把她杀了,同样失去了做国君的可能。这样四个大的贝勒就剩下皇太极了。

皇太极下面还有弟弟多尔衮和多铎。当时多尔衮15岁,多铎13岁。女真有幼子继承的这种传统,不过皇太极和其他几个贝勒商量了之后,就趁着努尔哈赤刚死的时候,说先父有遗言,要大妃殉葬。因此多尔衮和多铎失去母亲的支持,也不可能同皇太极争夺大位。在这种情况下,努尔哈赤死去当天,代善长子劝代善说:“四贝勒(皇太极)才德冠世,深契先帝圣心,众皆悦服,当速继大位。”代善表示同意。次日,在诸贝勒大臣聚于朝时,代善提议举皇太极为汗,诸贝勒“皆喜曰善。议遂定,乃合词请上即位”。

这样一场刀光剑影、不择手段的权力争斗,被代之以和平友好的互相谦让的程序顺理成章地完成了。这与贯穿清朝——特别是其前期血腥的最高权力之争,形成强烈反差,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皇太极的足智多谋。综上各方面的分析,皇太极继位的各种说法各有驳立,难以确认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