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是怎么当上中原霸主的?晋文公什么时候称霸中原的?
晋文公(前671年或前697年 -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34年,“城濮之战”后晋文公称霸中原!
年老昏庸的献公以为重耳、夷吾要谋反,就派人前去追杀。重耳逃到了翟国。后来,大臣们把逃亡在外的夷吾请回晋国,立他为王,这就是晋惠公。晋惠公执政后,怕重耳与自己争位,就派刺客去翟国刺杀他。重耳一行先后流亡至卫、齐、曹、宋、郑、楚、秦等国。公元前636年,晋惠公去世了。秦穆公派军队护送重耳回国,流亡19年、62岁的重耳回到祖国,当上了君主,是为晋文公。
晋文公备尝“险阻艰难”,即位后发奋图强,任用有才干的赵衰、狐偃等人,并注意发展农业、手工业生产。经过一年的发展,初登君位的晋文公开始了他的称霸中原的大业。当时,晋国内,晋惠公的无能使作为大国的晋国默默无闻,而新君的继位,立刻激发了晋国人的希望,举国上下空前团结有力;晋国外,齐桓公的霸业已经结束,周天子被王子带逼迫到了外地,天下群龙无首,争执骤增,而狄人和楚国则乘机侵扰和图谋中原。这与齐桓公称霸之前相似,中原各国又面临着由谁来完成“尊王攘夷”的使命。这时,晋国率先解决了王室的政治矛盾,杀了王子带,让周襄王复国,完成了 “尊王”的任务。

城濮之战场景
公元前634年,齐孝公为了当上霸主,挑起了中原各国的征战。楚国乘机介入,率各国攻击齐国及其盟国宋国。宋国眼看支持不住了,只好向晋国求援。而此时的晋国对军队的编制进行了改革,正想找个像样的理由进军中原。于是在公元前632年,晋文公联合齐、秦两国救宋,决心与楚国争霸中原。晋文公采取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令晋军“退避三舍”,占据了有利位置。随后,晋大败楚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示意图
战后,晋文公和齐、鲁、宋、卫等七国之君盟于践土(在今河南),并得到周王的策命。这年冬天,晋又会诸侯于温(在今河南),周王也被召赴会,晋文公继齐桓公成为了中原霸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