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十年(1625年)二月,后金的四贝勒皇太极与蒙古科尔沁部宰桑贝勒之女布木布泰按照满族先世女真族古朴习俗完婚。

为防止出嫁姑娘被抢,送亲队伍由布木布泰长兄吴克善亲自率领。几十名送亲者都身穿鲜艳的蒙古族服装,骑着肥壮的骏马,簇拥着新娘乘坐的彩车,与此同时,皇太极奉父汗之命,率16名护军及其他执事人员组成的迎亲队伍从辽阳新城——东京城出发,北行迎接。双方相会于沈阳北冈。时年皇太极34岁,新娘仅 13岁。这位科尔沁姑娘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她又经历了怎样的出嫁过程和政治风云?
孝庄皇后

她是成吉思汗二弟合撒儿的后裔

这位出嫁的科尔沁姑娘布木布泰就是历史上的孝庄皇后,姓博尔济吉特,这是蒙古族最高贵的姓氏。她的先祖是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二弟合撒儿。合撒儿曾在征战中屡立奇功,为统一蒙古草原、创建蒙古帝国的大业,辅佐哥哥铁木真登上大汗宝座,做出过重大贡献。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所有姓博尔济吉特的兄弟子侄都成为黄金家族的成员。
成吉思汗二弟合撒儿的后裔孝庄皇后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布木布泰出生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属科尔沁左翼中旗花吐古拉镇浩日彦艾力嘎查的蒙古贵族世家。父亲是莽古斯的独生子宰桑贝勒。今天科尔沁是地名,而历史上,它先是对合撒儿后代的称呼,接着演变成部落名称,后来才成了地名。科尔沁是蒙古语,赞美的称呼,汉译“箭筒士”、“带弓箭的人”。意思是说科尔沁部众都是弯弓跃马的英俊勇士。

布木布泰有四个哥哥,大哥吴克善,二哥察罕,三哥索诺木,四哥满珠习礼,还有一个姐姐海兰珠。她是宰桑贝勒最小的女儿、掌上明珠,得到全家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关爱

她十三岁就风光出嫁

天命十年(1625年)二月,后金四贝勒皇太极与宰桑贝勒之女布木布泰,在双方事先商定的日期,按照满族先世女真族古朴习俗完婚。布木布泰年仅13 岁,在今天看来,当然不够法定结婚年龄。但当时,北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有早婚的习俗,有的年及10岁即嫁。后来皇太极即位称汗后,改革早婚习俗,也只是规定女孩12岁以前不许出嫁。
孝庄皇后十三岁出嫁

布木布泰身材高挑、健美,又经蓄发,梳成当时风行的满族妇女两把头,脚穿鞋底嵌有三寸多厚四方木块的马蹄底鞋,更显得亭亭玉立,看上去,像个大姑娘。那时的皇太极34岁,正当中年,身材魁梧,英俊潇洒。

为防止出嫁姑娘被抢,送亲队伍由布木布泰长兄吴克善亲自率领。几十名送亲者都身穿鲜艳的蒙古族服装,骑着肥壮的骏马,簇拥着新娘乘坐的、用彩缎装饰的彩车,浩浩荡荡顺着大路向南进发。与此同时,四贝勒皇太极奉父汗之命,率16名护军及其他执事人员组成的迎亲队伍从辽阳新城——东京城出发,北行迎接。此举也有保护新娘,防止被抢之意。双方相会于沈阳北冈,以礼相见之后,皇太极设宴为大舅哥一行接风洗尘。

当晚,科尔沁送亲队伍,在迎亲者事先准备下榻处歇宿,称为“打下处”。次日清晨出发时,新娘布木布泰改乘迎亲喜车,由亲兄吴克善抱上喜车,俗称行“插车礼”。插车,表示女方已亲手把姑娘安全送交男家。然后,在迎亲者的引导与陪同下,继续南行。即将到达辽阳东京新城时,努尔哈赤亲率诸贝勒及诸福晋出迎 10里,旌旗招展,鼓乐齐鸣,盛况空前,表明努尔哈赤对这次联姻的高度重视。吴克善、布木布泰、皇太极分别拜见努尔哈赤及其大福晋阿巴亥,并与诸王及其他的福晋以礼相见。从四贝勒皇太极的妻妾论,哲哲和布木布泰是平辈,但哲哲是布木布泰的亲姑姑,吴克善、布木布泰对哲哲行晚辈见长辈之礼。礼毕,后金汗设大宴表示欢迎和庆贺。当晚,努尔哈赤、诸贝勒及诸福晋返回城内。女方将嫁妆送到四贝勒府中,由儿女双全的长辈人摆放在新房内。新娘及娘家客人仍由迎亲人员陪同,在城外安歇,准备明晨进城举行婚礼。

翌日晨,四贝勒皇太极率四贝勒府总管大臣等官员20名、护军40名,并彩车及执事人等,至城外迎娶新娘和送亲的吴克善等贵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