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简介 白崇禧是怎么死的
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字健生,回族,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山尾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誉为“小诸葛”。军阀新桂系代表人物,与李宗仁合称李白。白崇禧简介,白崇禧是怎么死的?下面就由KK历史网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解答。
1893年3月18日,生于广西省桂林,祖上原本是世代书香门第,父亲白志书弃文从商,在桂林开永泰林店经营粮油,娶永福县马氏为妻,生七男四女,夭折三男一女,长成四兄弟(即崇勋、崇伦、崇禧、崇祜),马氏系笃诚之穆斯林,对其子女多有熏陶。1898年开始,白崇禧在私塾从毛庆锡先生就读,刻苦用功,且聪颖异常,几乎过目成诵,奠定了扎实的文化基础。1902年,白崇禧与六弟崇祜两人到离家三华里的会仙镇会仙小学走读,从白莲洲老师。1903年,父亲白志书因病去世,致使白家生活日趋艰难,由其小叔送他到新小学读书,深受校长李任仁喜爱。1907年冬,白崇禧报考广西陆军小学第二期,全省千余人报考,仅录取一百二十人,白崇禧以第六名被录取,接受军事教育的启蒙,三个月后因患恶性疟疾退学,学籍由校方继续为其保留一年后方被收回。1909年,白崇禧以第二名成绩考入广西省立初级师范学校,因屡次考试成绩均名列第一,被定为“领班生”。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白崇禧加入广西北伐学生敢死队,随协统赵恒惕至湖北汉口,与北军对峙。1912年,1月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4月政府北迁,白崇禧被编入南京陆军入伍生队接受入伍训练,半年后入武昌第二陆军预备学校,课程与旧制高中大体相同,外加军事科目。1914年春毕业,入北苑陆军第十师(师长卢永祥)实习,10月升入中国军事界最高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学科以战术、筑城、地形、兵器四大教程为主。1916年,12月白崇禧毕业,被授予上士,自愿请求分发到新疆见习,因陕西正与北京政府为敌,道路不通,故未能成行。1917年,1月回广西,在桂军陆荣廷部第一师第三团任见习官。5月白崇禧调模范营(营长马晓军)任代理少尉连附,见习半年升少尉,不久升中尉。1918年,1月随谭浩明出师援助湖南,被吴佩孚打败。1919年初,任广西陆军第一师步兵第二团第一连上尉连长,随团长马晓军进左江流域剿匪,白崇禧将应招或俘虏的土匪八十余人枪决,对土匪采取严厉手段,匪焰顿消。
1926年1月26日,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与谭延闿、宋子文、甘乃光,由白崇禧陪同到梧州与李宗仁、黄绍竑及湘军唐生智、黔军彭汉章之代表商两广统一及北伐问题,30日两广宣言合作,集中革命势力,设统一委员会,李宗仁接受国民政府任命的第七军军长,汪精卫等人即自梧州回广州,白崇禧随行到广州会谈两广统一具体事宜。2月4日晤蒋介石。2月17日,国民党政治委员会派汪兆铭、蒋介石、谭延闿、宋子文、李济深、白崇禧等七人为特务委员,筹议两广政治财政军事统一事宜,24日国民政府成立两广统一委员会,但有些意见无法达成共识,将政治军事财政统一办法交白崇禧带回照办。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7月21日白崇禧、李宗仁、黄旭初联名致电国民政府,拥护蒋介石对日抗 战,26日蒋介石派刘斐赴广西,促白崇禧入京参赞中枢。8月2日蒋介石致电白崇禧,约他们赴南京共商抗日大计。8月4日,蒋介石派飞机将白从桂林接到南京,20日任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部长,主持制定抗战计划,提出对了日军作战的六条指导原则。1945年5月5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六大,白崇禧在大会上做军事报告,19日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委员,31日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8月后著有《现代陆军军事教育之趋势》。10月3日,国民政府令“陆军二级上将白崇禧晋任为陆军一级上将”。10月10日授予抗战胜利勋章。11月11日白崇禧参加复原整军会议,会前期期以为不可裁军,13日在整军会议宣布裁撤各军官分授及各班团。1946年1月4日白崇禧自重庆到南京,7日何应钦自南京飞重庆,白崇禧代理陆军总司令职。3月1日被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第二次全体会议主席团成员,17日选为中央常务委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