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亥(公元前1854年―公元前1803年),子姓,又名振[1-2] ,夏朝时期商丘人,属于华夏族。商部族的第七任首领[3] 、商国君主。他是契阏伯的六世孙,冥的长子。王亥是王姓始祖。王亥开创了华夏商业贸易的先河,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从事贸易活动的商部落人称为“商人”,把用于交换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从事的职业叫“商业”。

相土,商民族的第三任首领。虽然司马迁著《史记·殷本纪》时,有提到他,不过没有描述其事迹。祖父契因协助禹处理洪水完毕,被虞舜委任司徒一职,负责掌管教育人民的权力,同时封于商(今陕西省商州地区),使商民族因此诞生。相传相土的曾孙商侯冥死后,长子王亥继承了侯位,没有再作夏王朝的水正,而是一心经营牧畜业。但是当时的马主要产在北方,在中原地区还比较少,而且饲养起来也很困难,所以驯马一直发展不快。王亥就将牛加以驯服来驾车和驮运东西。牛的行动不如马快,但是牛的繁殖和驯养比马快。在不长的时期里,王亥就驯服了大批牛群。

王亥为什么被称为华商始祖?商人最早产生在什么时候?

远在三千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因为没有道路,交通不便,各地区间的互相往来是很不容易的。就是较大的方国、部落之间,在陆地上也只有少数道路可通,相互间的贸易交换是不多的。王亥驯服了牛作驮运工具以后,就经常赶着牛羊和用牛马驮运的方物(土特产品)在东方地区各方国、部落间进行贸易交换。由于王亥和各方国、部落间的贸易交换往来次数多,大家都知道他是商族人,都管他叫商人。所以,我国把做生意的人叫做“商人”,就是来源于商族王亥服牛负贩的故事。王亥服牛负贩为商业发展作出了贡献。王亥因此被称为华商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