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是哪个朝代的? 顾恺之简介 顾恺之的画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生于公元348年,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画家,也是我国最早的绘画理论家。
顾恺之的画,笔迹细密如春蚕吐丝,行笔紧密连绵、超乎飘逸。他所画的人物神态潇洒、仙袂飘举、生动自然,后世的陆探微、阎立本、吴道子等都临摹过他的画迹。但遗憾的是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只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图》的摹本。
除人物画外,顾恺之对风景画也是少有人及。他师法自然,水墨渲淡间尽显云雾显晦、草木华滋、峰峦出没的秀丽风光。他的画风格多变,艺术魅力十足。
顾恺之不光在绘画上技艺惊人,还对绘画技巧做了具体详尽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精准的绘画理论,成为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绘画理论家,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和《画三台山记》,主张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置阵布势。
除“绝”于绘画外。顾恺之还精于诗文,好矜夸,常因“才绝”而自夸。他曾拿自己的《筝赋》与大名鼎鼎的嵇康的《琴赋》相比,认为自己的文采毫不逊色于嵇康。顾恺之为人率真幽默、通脱痴黠,当他得知自己的画被盗时,不但不生气,反而说不是被盗,而是他的画通灵性,化仙飞走了。因此,又有“痴绝”之称。又因顾恺之小字虎头,故世称“虎头三绝”。
及至晚年时,顾恺之的绘画技艺越发精妙绝伦,笔法外拙内巧,构思精微细密,神气飘然自得。约在405年时,顾恺之开始任散骑常侍,409年死于任上。
顾恺之在秦汉传统画法的基础上,集中体现了魏晋时期的时代特色,开启了隋唐绘画的高潮。他先进的绘画理论和精湛的绘画技巧对中国古代的绘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