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是怎样抗击匈奴的?揭晓卫青是如何成为一代名将的
公元前129年,匈奴侵入上谷郡,杀掠吏民。汉武帝刘彻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率领万骑,直出上谷抗击匈奴。初出茅庐的卫青率军在击溃侵入上谷之敌后,深入匈奴境内,直至龙城,斩获匈奴七百多人后凯旋而还。卫青初次出师就立下战功,刘彻极为高兴,赐卫青为关内侯,以示嘉奖。
龙城一战后,公元前128年,匈奴再次入侵,卫青奉命出征,率3万将士前往雁门迎击匈奴;将军李息出代郡,攻击匈奴后路,与卫青一路遥相策应。卫青率军直赴雁门后,与入侵匈奴展开激战,匈奴惨败,丢下数千具尸首狼狈逃窜。卫青二次出击均获全胜,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声威鹊起。
公元前127年,刘彻不为匈奴在东线的进攻所动,采取匈奴东击、汉军西进的作战方针,果断地发动了著名的河南战役。可以说,这是汉对匈奴开战以来第一次战略决战的胜利。刘彻命令卫青第三次出征,统帅数万大军从云中(今内蒙托克托东北)沿黄河北岸向西北迅速挺进,一举攻占高阙(塞名,位于今内蒙锦杭后旗东北),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的白羊王、楼烦王与单于王庭的联系。然后,卫青立刻率兵南下,沿黄河直驱陇西(今甘肃临洮),完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等到白羊王、楼烦王察觉身陷重围之时,在河南的防线已经全面崩溃,只得率领残部西渡黄河,仓惶逃出塞外。这次战役,汉军歼敌数千人,截获牲畜十多万头,全部收复了河南地,取得了重大胜利。卫青对这次战役的指挥一改汉军在以往作战中以伏击、阻击、增援为主的作战模式,而采用整个战役都是在长途奔袭、迂回包抄的运动作战的过程中完成的,等到匈奴察觉到汉军的作战意图后,早已陷入汉军的重围,失败的大局已定。卫青也因为夺取河南地有功,被封为长平侯。此后,卫青屡次攻伐匈奴,战无不克、扬名四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