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是怎么回事?诸葛亮“未出茅庐,三分天下”
刘备到荆州以前,在与各路诸侯的征战中屡次失败。他从失败中总结经验,认为是没得到有才能的人辅佐自己。见到名士徐庶后,刘备对他很器重。徐庶见刘备爱才,就把闲居隆中卧龙岗的诸葛亮推荐给他。刘备心下欢喜,择日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助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之情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3天素,第三次又去拜访诸葛亮。到的时候,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诸葛亮深被刘备的爱才之心感动,向刘备提出“东联孙吴,西据荆益,南和夷越,北抗曹操”的统一全国的方略。诸葛亮畅谈了将来天下三足鼎立的形势,建议刘备乘机夺取荆州、益州,以此二地为基业,占据险要地势,然后与江东孙权结好,和西南少数民族融洽相处,在国内修明法度、整顿军队、发展生产、广积粮草,充实地方实力,静观时局变幻。一旦时机成熟,马上向北抗击曹操,统一全国,完成霸业。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刘备闻言大喜,于是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公元212年,诸葛亮助刘备占据益州,终成刘、孙、曹三足鼎立局面。这就是后人所说的“未出茅庐,三分天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