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生平简介 唐宋八大家之首是谁?
韩愈,字退之,称韩昌黎,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公元768年出生于一个仕宦之家。其父韩仲卿以美政和文章出名,曾任武昌令;其兄韩会以道德文学著称,曾位居起居舍人。三岁时父母双亡,由长兄韩会抚养长大。13岁时,其兄病死,遂随嫂子韩氏回老家河阳居住。
韩愈虽然自小多有波折,但他却勤奋好学,颇具志向。相传,韩愈7岁言出成文,13岁时便已写得一手好文章。“念昔始读书,志欲干霸王”,“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当今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这些诗句正是他远大政治抱负的体现。
韩愈一生曲折坎坷,起起落落,历经代、德、顺、宪、穆5朝。无论做官还是作文都有所建树,尤为显著的是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其文章名扬天下,被尊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韩愈是中国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柳宗元、刘禹锡等共同探讨,推动了古文运动的蓬勃发展。他打出复古明道的旗帜,一改后汉以来的靡丽文风,屏弃铺文摘采,拘于偶对,拘文以牵意的做法,代只以闳中肆外。跌宕昭彰的文体,主张文章应内容丰富,而形式豪放。确实是文体的一次大解放,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他的《原道》、《原性》、《师说》,以及《昌黎先生集》等都是其古文运动的实绩。其文章内容丰富,针砭时弊。有感而发;形式上,豪迈奔放,不拘一格,大有一泻千里之势,极尽刚健之美,对后世文坛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故而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后人推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