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约公元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县(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汉代杰出的探险家、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贡献。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汉武帝以军功封博望侯。公元前139年,由匈奴人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从陇西出发,中途被匈奴扣十年,并娶妻生子。公元前114年张骞病逝于长安,归葬故里。
张骞为什么人称

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刘彻之命出使大月氏,率领百余人,从长安启程。张骞一行出了陇西,进入匈奴控制的河西走廊。匈奴骑兵发现了他们,就把他们抓了起来。匈奴单于把张骞等人全部扣留下来,为了让张骞投降,单于还给他找了个匈奴族的妻子。面对单于的威逼利诱,张骞始终没有屈服。10年后,匈奴人放松了戒备,张骞带着部下逃了出来。他们向西走了数十天,来到了大宛国(在今中亚)。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大宛国的国王派向导和翻译把他们送到了康居,康居人又把他们送到了大月氏。张骞到了大月氏,以为他的使命可以完成了,不料情况发生了变化。原来大月氏自从与匈奴交战失利后,迁居至妫水(今阿姆河)流域,征服了当地的大夏国,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这里土肥水美、物产丰饶,大月氏已不想再与匈奴交战了。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多次劝说大月氏王与汉朝合作攻击匈奴,都毫无结果,只好动身回国了。回国途中,张骞又被匈奴给抓住了。幸好匈奴发生了内乱,张骞乘机逃了出来。

公元前126年,张骞终于回到汉朝。这次出使历经13年,张骞吃了不少苦头,当年出使的百余人,仅剩张骞、甘父两个。13年间杳无音信的外交使团突然归来,震动了京师。刘彻给张骞、甘父加官晋爵,并怀着好奇的心情倾听了张骞关于西域的报告。

张骞出使,使刘彻详细了解了西域各国的情况。过了几年,刘彻派大将军霍去病征讨匈奴,汉军打了大胜仗,消灭了匈奴骑兵三万余人,还控制了西河(今河西走廊、甘肃等地)地区。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已没有了障碍,于是,刘彻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这一次,张骞率领三百多人的使团,带着大批牛羊和金银财宝来到了西域的乌孙。同时,张骞还派他的副使带着礼物分别出使大宛、大月氏、康居、大夏等国。

乌孙王见张骞带来了许多财宝,很高兴。他派了使者随张骞一同返回长安。乌孙使者受到刘彻热情招待,他看到汉朝兵强马壮、经济繁荣,回去后报告了乌孙王。不久,乌孙和汉朝建立了友好关系。一年以后,出使西域各国的副使陆续回国,西域各国也派了使者前来长安答谢,汉朝同西域各国的关系日益密切起来。由于张骞功劳很大,刘彻封他为博望侯,因此,人们又称他为“张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