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悲惨的一生
溥仪是个聪明人,他的思想不仅很开放,而且极善于随机应变,以至于很多的满清遗老遗少,即使在他逊位出宫后,仍然死心塌地的追随着他,因为他们相信,只要跟着溥仪,就会有“重建大清王朝”的一天。

溥仪为了维持正常的开支,根据溥仪的侍卫李国雄回忆,半夜的时候,溥仪的手下曾经将古玩字画,卖给天津的文物贩子,然后整袋整袋地往天津静园,溥仪的寓所里抬大洋。

溥仪在土肥圆贤二的怂恿之下,到长春当了伪满州国的执政,在关东军的逼迫之下,溥仪献出了一大批文物;1945年,日本投降,溥仪在出逃大栗子沟时,又损失了一大批文物;他携带着仅剩下的两箱子珠宝,被囚禁在前苏联的伯力和赤塔,他回国的时候,前苏联返还了一部分溥仪携带的宝贝,这些宝贝,就被东北人民政府移交给沈阳故宫博物馆收藏。
而溥仪也怕自己将来两手空空,他就命手下在一只黑木箱子里,做了一个夹层,那些小而精致,最为值钱的468件宝贝,全都装在夹层之中,并偷偷地带到了抚顺战犯管理所。

溥仪的手下,在战犯管理所的改造过程中,深深地认识到,天下是人民的天下,绝非是溥仪等一家一姓之天下,溥仪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占尽天下的财宝,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而让大多数的老百姓,却在啼饥号寒的生死线上挣扎。这种人吃人的社会关系,绝对是万恶的,必须要推翻。
故此,溥仪藏有宝贝的消息,就被他们举报给了战犯管理所,溥仪得到消息,他思想斗争了十天,终于做出决定,交出自己的宝贝。
管理所的领导给溥仪开出了三张收条,并告诉他:我们只要你好好改造,并不想要你的东西。
十年后,已经脱胎换骨的溥仪接到特赦令后,他自愿将这468件宝贝全部上缴给国家,抚顺战犯管理所的领导对溥仪说:这些宝贝,你选择留一样做纪念吧!
溥仪最终选择了一块金怀表,他当时的解释是:我要时刻跟着党走。


溥仪选的这块金怀表,是他的英国老师庄士敦花200块英镑,从亨得利钟表店买来的一块18k金怀表,不仅制作精美,而且高档大气,更兼之走时准确,故此,溥仪就选择了这块金怀表,当成了纪念品。
溥仪的一生,是当过三次皇帝,而且又一一退位的一生;溥仪的一生,是娶过5个媳妇,而最后陪伴他的仅是一个平民媳妇的一生;溥仪的一生,是拥有过万千宝贝,而最后只有一块怀表归他自己所有的一生。

有人说这巨大的反差是一种悲哀,也有人说巨大的落差是一种警醒,其实这种巨大的反差,又何不是一种非常棒的人生体验?要知道,一个人当一辈子皇帝,也是很没意思的一件事儿,溥仪不仅当过皇帝,他又当过平民,这绝对是一个人活了两辈子的好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