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姬(?-前651年),或称丽姬,名不详,春秋时期骊戎国君之女,晋献公妃子,晋君奚齐的生母。骊姬以美色获得晋献公专宠,阴险狡诈,献媚取怜,逐步博得晋献公信任,参与朝政,但骊姬仍不满足,使计离间挑拨晋献公与儿子申生、重耳、夷吾的感情,迫使申生自杀,重耳、夷吾逃亡,改立自己所生之子奚齐为太子,史称骊姬之乱。前651年,晋献公病危,嘱托大夫荀息主政,保护骊姬母子,辅助奚齐继位。晋献公死后,荀息遵旨立奚齐继位,骊姬为太后。但在丧礼过程中,里克杀死奚齐,荀息于是改立卓子为君。不久,里克杀害卓子和骊姬。

骊姬是春秋时代骊戎首领的女儿,晋献公姬诡诸的王妃。骊姬貌美如花,工于心计,以美色取得了晋献公的专宠,后逐步博得晋献公的信任,参与朝政。

晋献公当太子的时候,有一妻两妾,妻未生育即病死,两妾各生一子夷吾(晋惠公)、重耳(晋文公)。但晋献公最宠爱的却是他父亲的小妾齐姜,两人乱伦生子申生。晋献公即位后立齐姜为夫人,申生为太子。后来,骊姬生了一个儿子名奚齐。少姬也生了一个儿子名卓子。从此,骊姬设谋展开一系列活动,排挤晋献公另外的几个儿子。

骊姬先从太子申生下手。她买通晋大夫梁五和关东五,让他们对晋献公说:“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北)是晋国祖庙所在,最好派太子申生去镇守,蒲城和南北屈是边防要塞,最好派公子重耳、夷吾分别防守。”献公中计,只留下奚齐与卓子二人在身边,以伺机废立。史称“二五害晋”。

献公向骊姬表示欲废太子,以奚齐代之,而骊姬却哭着说:“太子之立,诸侯皆已知之,而数将兵,百姓附之,奈何以贱妾之故废嫡立庶?君必行之,妾自杀也。”她在表面上为太子申生说好话,背后却指使人到普献公面前给申生进谗言,遂渐离间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

骊姬觉得时机成熟以后,便迂回地采取行动。她假托献公梦见了申生故去的母亲,让申生赶快回曲沃的祖庙去祭祀。申生祭祀以后,把祭祀用过的酒肉礼品进奉给献公。献公当时在外游猎未归,骊姬就把酒肉留在宫中,在里边下了毒药。献公回来以后,骊姬直接把罪名加在太子申生头上。晋献公信以为真。在此情势下,申生不敢去自白,只好逃往外地。晋献公得知申生出奔,更是怒不可遏,将太子之傅杜原款处死。又派二五率兵去捉拿申生,申生身被恶名,无法洗雪,自缢而死。

骊姬随后将矛头指向二公子。此时,公子重耳、公子夷吾正在绛都。骊姬在晋献公面前进谗言,说他二人也知道太子的阴谋。两人听说后,急忙逃回自己的封地,重耳逃到了蒲城,夷吾逃到了屈城,各自促城自守。献公见二人不辞而别,以为他们果真参与太子申生的“阴谋”,不久就派兵去讨伐。

晋献公派寺人披去攻打蒲城。重耳逃亡到了狄国。鲁僖公六年春天,晋献公派贾华去攻打屈城。夷吾坚守不住,准备逃往狄国,但在却芮的劝说下去了梁国。

这次事件的结果,是晋献公立奚齐为太子,骊姬的目的总算达到。但没过几年,晋献公病危,临终前托孤于荀息,嘱他拥立奚齐为晋国国君。晋献公一死,大夫里克、邳郑发动三公子的党羽作乱,奚齐被里克等杀死,荀息又立卓子为君,也被里克杀死,二五也皆被杀死。骊姬见大势已去,投井自杀。

公元前650年,里克迎立逃跑的公子夷吾回国即君位,为晋惠公。后来,一直到重耳重返晋国执掌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