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太监原本地位卑贱,然而李莲英却凭借着自己的行为准则,活出了“大太监”的风范。

李莲英生于1848年,他出生在河北乡下的一个村子里。相传李莲英在进宫当太监之前是在外面替人修皮鞋的,还有个绰号叫做“皮硝李”。清宫档案中说他是在咸丰七年时被郑亲王端华府送进皇宫当太监的,那时的李莲英正值少年。
李莲英:凭处世原则活出

说李莲英是个好太监,其实就是讲李莲英在为人处世上的智慧和原则。

把握机会,善于讨好

李莲英进宫之后先是在奏事处当差,后来被调到景仁宫。当时清宫中有个叫沈兰玉的太监,他可谓是李莲英人生道路上的“启蒙者”。为什么这说呢?因为李莲英正是由于沈兰玉的指教,才有机会在慈禧太后面前一展风采,最终受到慈禧的宠爱。

相传当时外边流行着一种比较难梳的发髻,宫里的太监宫女们怎么鼓捣都不像样,偏偏又赶上慈禧太后非常喜欢。沈兰玉将这个消息告知了李莲英,并且还让李莲英把这个发髻学得精通,这样就能让李莲英到慈禧面前展示功夫了。李莲英听了沈兰玉的一席话后果然回去开始练怎样梳发髻去了,等完全掌握这门技术后,李莲英便被推荐到慈禧太后的身边,将自己娴熟的手法毫无保留地展示给了太后。太后大为欢心。

这就是李莲英在清宫中得势的第一步,之后他凭着自己的本事越来越受慈禧太后的钟爱,简直就成了太后肚子里的蛔虫。《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中就有写到太后是如何地跟李莲英走得近,如何地聊得来。“莲英啊!咱们遛弯去呀!”这可是慈禧太后的原话。

八面玲珑,谁都不招惹

李莲英不光是慈禧太后的亲信,他在光绪皇帝面前也能得到几分宠。相传慈禧领着光绪帝逃出清宫后,到保定入住。等到夜里太监们全都睡下后,李莲英到光绪帝屋里探望,结果却见皇帝竟然没有睡下。请了安之后问主子为何不睡,光绪帝直截了当地指着连被褥都没有的床铺给李莲英看。李莲英看到这情景后连忙下跪,抱着光绪帝的腿直哭喊:“奴才们罪该万死!”后来李莲英就将自己的一床被子拿来给光绪帝盖。光绪帝从小受到李莲英的看护,又在落难之日得到了李莲英的关爱,他对李莲英想必也是有着感情的。光绪帝曾经就说过这样的话:“若无李安达,我活不到今天。”李安达在满文中的意思就是师傅。

为人低调,安分守己

太后身边原本是由大太监安德海伺候的,但是由于安德海招摇过市,结果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从此以后便由李莲英来服侍太后,相比于安德海,李莲英可是低调多了。

光绪帝十二年,也就是1886年,李鸿章奏请朝廷派人察看他已经训练成型的北洋水师。慈禧随即派了钦差大臣醇亲王前去,但是醉亲王因自己是光绪帝的生父,害怕太后对自己起疑心,于是就向太后请奏,要求李莲英一同随行。这样,醇亲王为主,李莲英为副,共同执行钦差大臣的任务去了。

李莲英临上路之前,特意将慈禧太后赐予自己的二品顶戴换成了太监的四品,因为朝廷中太监最高的品级也就是四品了。由此可见李莲英为人处世的谨慎。不仅如此,到了北洋水师的腹地时,李莲英表现得更加出色,他不但不以钦差大臣自居,而且还主动充当着醇亲王身边的服侍者,将醇亲王伺候的舒舒服服。等到回宫后,醇亲王便在太后面前大加赞赏李莲英的风范,慈禧太后也说:“总算我没白疼他。”

李莲英一生谨小慎微,慈禧太后过世之后他便收拾了行囊,离开了清宫。

1911年,维持了百年的大清王朝终于在风雨摇摆之中彻底垮塌。同年,李莲英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