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之乱"是怎么回事?周亚夫是怎么平定的七国之乱?
周亚夫(前199年-前143年),沛县人,西汉时期的军事家、丞相。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军事才华卓越,在吴楚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了叛军,拯救了汉室江山。后被冤下狱,闭食自尽。
刘邦在汉朝初年分封同姓诸侯王的害处,汉文帝刘恒的儿子汉景帝当政时开始显现出来:诸侯王势力大,土地多,光齐、楚、吴三国的封地就占全国土地的一半;诸侯王在封地内征收租赋,煮盐铸钱,跟汉朝皇帝一样富有;他们还招兵买马,与中央政权尖锐对立。
晁错见到这种情况,就劝说景帝采取措施削弱和限制诸侯王,加强皇权。景帝接受晁错削藩的建议,着手削减了诸侯的封地,这自然引起了各个诸侯王的不满。
在吴王刘濞的带动下,公元前154年,吴、楚、赵、胶西、胶东、济南、淄川等七个诸侯王打着“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救护刘氏江山”的幌子,发动叛乱。叛军气势汹汹地向长安进发,景帝顿时吓破了胆。这时,一向妒忌晁错的大臣袁盎趁机向汉景帝说:“七国叛乱,全是由于晁错建议削藩引起的。如果按七国的要求,杀掉晁错,恢复他们原来的封地,他们就会撤兵了。”景帝想:那些诸侯王与自己是同一个祖先的族人,而晁错不过是个大臣而已,于是说:“如果杀掉晁错就可退兵,我自然不会因爱惜晁错而让天下人受罪。”为了保住皇位,汉景帝下令杀掉了晁错,真是一个刻薄寡恩的人!
汉景帝刘启杀了晁错后,但吴、楚七国并没有停止战争行动,还是继续向长安方向进攻。刘启无奈,只好派精通兵法和作战艺术的太尉周亚夫去平叛。
周亚夫率军平叛途中被一个叫赵涉的人拦住,给他献了一计,周亚夫采纳了赵涉的建议,果然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吴、楚联军的粮道被周亚夫率领的大军很快截断了,使得七国联军的粮草供应发生很大困难,士兵因为饥饿而纷纷逃散。周亚夫抓住时机发动猛烈进攻,大胜吴、楚七国联军,楚王刘戊畏罪自杀,吴王刘濞带着几千人杀出重围,逃窜到长江南岸的丹徒(今江苏丹徒)。刘濞想联合东越兵东山再起,周亚夫发出悬赏千金的布告通缉他,因此东越人不但没帮助他,反倒乘机杀了他,把他的首级献给了周亚夫。
经过约三个月的战争,七国之乱终于被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