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王刘安为什么造反?刘安造反为什么会失败?
淮南王刘安是刘邦的孙子。在文帝刘恒时代,刘邦的8个儿子或者病逝,或者为吕后所杀,死亡殆尽,只有刘长与刘恒还健在。刘长在淮南国内骄奢过度,车马制度和天子一样,最终被人告成谋反下狱,被废去王位,以囚车迁往蜀地。刘长性情刚烈,在半路上绝食而死。老百姓哀怜刘长的遭遇,作歌谣传唱说:“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两人不相容。”刘恒听到歌谣后悔恨交加,将淮南国分为淮南、衡山、临江三国,分封给刘长的三个儿子,刘安就是其中一个,受封为淮南王。
刘安对于父亲的绝食而死,一直耿耿于怀。景帝时,吴楚七国发动了叛乱,刘安有心加入叛军与中央对抗,只是因为淮南国相的阻挠才没能成行。刘彻即位以后,刘安依然对皇位怀有觊觎之心,希望找机会取刘彻而代之。当时关东诸侯多以豪奢为尚,这些刘姓诸侯王在自己国内,平日里斗鸡走马,对政务一点都不关心。惟独刘安刻意博取声誉,重视抚慰百姓。因此,刘安声望日盛,宾客游士从之者如流。
公元前122年,刘安的庶子刘不害让儿子刘建上书刘彻,揭发刘安、刘迁父子图谋不轨,敦请刘彻派人调查。无奈之下,刘安饮鸩自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