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祖甲是谁?祖甲是怎么改革商朝的?
武丁在位59年而病死,他的后代为他立庙,尊称为高宗,古书中又称为武王。从甲骨卜辞中知道他有三个入于祀典的王后,称为妣戊、妣辛、妣癸。第一个王后生祖己(孝己)以后死去,续立的王后生了祖庚继承王位,后来也死去。再立的王后生的儿子叫祖甲。
祖甲出生时,武丁已年老,老来得子,分外宠爱。祖己死后,已经立了祖庚为太子,武丁又听了续妻的话,想废祖庚而改立他宠爱的祖甲为太子。祖甲从小知礼仪,认为这是不合于商王朝的制度,是不义的,怕引起王室内部兄弟间争夺王位的矛盾,重演“九世之乱”的局面,便偷偷地离开王都,到当年他父亲生活过的平民家中去。他也学着武丁当年在民间一样,和平民们在一起生活,参加一些劳动,了解平民和奴隶们的生活状况。武丁此时年老而无力顾及祖甲的出走,后来得知祖甲是逃到他当年生活的地方去和“小人”们在一起,也就放心不管了。武丁死后,王位就由祖庚来继承。
祖庚名曜,甲骨文中也称祖庚,即位时年纪已经不小,若按武丁死时年纪在80以上推算,则祖庚继位时也是60岁左右的老人了。因武丁给他打下了稳固的统治基础,开创了一个强盛的局面,他即位后,坐享了约十年的清福就病死了。祖庚死后,祖甲继王位。祖甲名载,古书中一般称作“帝甲”,晚期甲骨文中也称祖甲,廪辛、康丁时期的卜辞中称为父甲。祖甲继位时正是商王朝最兴旺的时期,四方称臣、远近纳贡。在王族内部也因武丁统治有方,在位时就将一些有势力的王室亲贵们分封到大邑商的四周和一些被征服的方国中去担任官职或者戍守,他们共同捍卫商王朝对四方的统治,这就减少了王族内部许多争权夺利的矛盾。
祖甲急于求成,想用过激之政建立史上贤王们曾有过的功绩。他的改革涉及国政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将历代先王分为亲疏不同的大宗和小宗,并把相应的祭祀之庙也分为大小两种;他还改革文字和历法,力图留名青史;同时,对殷人最为看重的占卜之道也作了种种限制。这些改革措施在当时就引起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在他之后的六代商王的朝野上下,随之出现了革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不断争执和相互打击。
为了限制大大小小的奴隶主贵族对人民过分盘剥、过多榨取方国的贡物,怕这些大小亲贵们的奢侈、贪心引起方国和人民的反抗,削弱商王朝的统治,祖甲还下令将成汤所定的刑法——《汤刑》加以修订,想借祖宗的威力以严刑来限制这些不孝子孙。可是这样一来,反而加剧了这些亲贵们对祖甲的不满,故意对他刁难,当朝不朝,应贡的也不贡,大有各自为政之势。商王朝的统治实际上被削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